1950年,一向作戰勇猛的林彪,為何多次拒絕抗美援朝的提議?鄧公一語道破了林彪的擔憂。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同年10月2日,毛主席下令出兵奔赴朝鮮作戰,但是對于當時掛帥的人員,主席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彪,這究竟是為何?
首先就是林彪時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而當時組建東北邊防軍中大部分戰士都是從四野中抽調過來的,若是林彪能夠掛帥出征,那在指揮方面的工作進行起來必然會十分順利!
其次就是林彪出色的軍事才能,毛主席也曾稱贊道:“林彪打起仗來又狠又刁”。
誠然,看看林老總曾經的戰役,我們也不能被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所深深吸引,當時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林彪就參與了兩場,分別是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而且在渡江戰役中林彪也參與了指揮工作!
最后就是林彪與蘇聯方面要好的關系,要知道出兵朝鮮,這一重大舉措肯定是要和蘇聯方面與朝鮮方面進行緊密配合,而恰好林彪在早些年間就與朝鮮眾多領導人有過共同作戰的經歷,并且在蘇聯療傷的時候與蘇聯很多高級將領關系十分要好。
思來想去,毛主席認為此次掛帥出征,林彪就是最好的人選!
但在談論出兵事宜的時候,林彪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在與毛主席的會面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并且解釋道:
“當今美國的軍事實力過于強大,而我們新中國剛剛成立,正處于百廢待興的時期,若是現在出兵,萬一碰壁,得不償失啊!我們應該在這個時間點,將我們的精力放在發展軍事和經濟上!“
其實當時不只是林老總持反對意見,很多人都覺得抗美援朝這一決策實在是太過冒險,但毛主席卻堅持認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并且此時的朝鮮已經快被美軍徹底攻陷,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不是不懂,于是便第二次找到了林彪。
但此時的林彪仍舊不贊成出兵朝鮮,并且以身體抱恙為由婉拒了主席的推選。
可如今情況極度危急,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關頭,實在是等不了了,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毛主席多次召開會議商討這件事。
在鄧小平同志得知林彪的反應之后,一語道破了林彪的想法“林老總的原則就是‘守而不戰’。”
但是毛主席從國際形勢和中國長遠的發展上來看,出兵朝鮮是必須所作出的選擇,終于,在毛主席不懈的堅持下,很多中央政治局的成員都明白了主席的遠見卓識與良苦用心,紛紛站出支持肯定,其中就包括彭德懷同志。
1950年10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剛剛從西安趕到北京的彭德懷立刻在會議上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出兵朝鮮是十分必要的,即便是這場仗不好打,最多就相當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但如果讓美軍達到了鴨綠江這里,那么他們對我們造成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聽完彭德懷同志的發言,毛主席也堅定地說道:
“彭老總說得對!出兵朝鮮我們必然會面臨很多困難,但朝鮮作為我國的友好鄰邦,我們不能置之不顧,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帝國主義對其肆意踐踏!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啊·!”
為了出兵朝鮮這一決策,毛主席整整考慮了十八天,我們無法想象毛主席在作出這一決策的時候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彭老總在進入朝鮮境內后也向金日成說道:“我們毛主席做出這個決定實在是不容易,這不僅要有卓越的膽魄和遠見,還要有對復雜形勢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抗美援朝這場硬仗,我們迎難而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