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嘜,你們來評一評,看看這件事誰對誰錯。”4月22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zhèn)一村子里,一對夫妻因生活瑣事發(fā)生爭執(zhí)。被叫“阿嘜”的“阿嘜”調解隊成員、文昌市公安局龍樓派出所民警王華詩帶領隊員,用地道的文昌話耐心地釋法明理,成功化解兩人的矛盾糾紛。
“‘阿嘜’是文昌話,用于稱呼年輕女性的詞匯。”王華詩告訴記者,“在基層,用本地方言溝通,可以拉近調解員與群眾之間的心理距離,讓調解工作更容易開展。”
龍樓派出所教導員嚴健捷介紹,“阿嘜”調解隊成立于2024年初,初衷是派出所民警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些基層部門的業(yè)務有些重合,加上基層女性工作人員的數(shù)量較多,因此組建一支女子調解隊,專門應對基層日益增多的各類糾紛。?
“阿嘜”調解隊成員與群眾交流。記者 楊曉暉 攝
調解矛盾糾紛“柔力量”
“有時候我們派出所都調解不下來的糾紛,有了‘嘜嬌’出面,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王華詩所說的“嘜嬌”是“阿嘜”調解隊的隊員之一。在文昌部分地區(qū),當?shù)厝税褞в杏H和感的阿姨輩稱之為“嘜”。近日,在“嘜嬌”的幫助下,龍樓派出所成功化解一起鄰里糾紛。
事情要從去年6月份說起。5歲男童跳跳(化名)是個淘氣的孩子,平日里閑著沒事總愛到鎮(zhèn)墟街邊的店鋪里搗蛋。
一商鋪老板看到跳跳這么調皮就想嚇唬他,便抓著跳跳的衣領將他提了起來。由于商鋪老板的勁兒太大,衣服在跳跳的脖子上留下一道紅色的勒痕。跳跳的父母看到后非常生氣。
“我們家就這么一個孩子,下手沒輕沒重的。”爭吵中,跳跳的父母言辭激烈、不依不饒,始終堅稱要報警處理。
“當時我們民警趕到現(xiàn)場,調解了三四個小時都調解不下來。”回憶此事,王華詩略感無奈。她知道,商鋪老板弄傷跳跳并非惡意,加上雙方都是街坊鄰居,若是調解不下,矛盾只會愈演愈烈。于是民警想起了長期在居委會工作的“嘜嬌”,決定讓雙方當事人都認識的“嘜嬌”出面調解此事。
當“嘜嬌”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先是安撫了跳跳父母的情緒,并告知其商鋪老板并非有意而為之。
“商鋪老板以后絕對不會作出傷害跳跳的事情。以后出了事,你就來找我。”為了緩和雙方矛盾,“嘜嬌”信誓旦旦作出保證。經過“嘜嬌”一番溫柔“嘮嗑”,這起鄰里糾紛不到2個小時就得以化解。
收集社情民意“好幫手”
嚴健捷告訴記者,“阿嘜”調解隊不僅是調解各類矛盾糾紛的能手,還是收集社情民意的“好幫手”,她們膽大心細,總是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矛盾苗頭,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在一次進村入戶時,一名網格員得知一女子被丈夫家暴,立即將此事反饋給轄區(qū)派出所女警。
隨后,龍樓派出所作出《家庭暴力告誡書》,并聯(lián)合“阿嘜”調解隊里負責婦聯(lián)、居委會的女同志,將這份告誡書發(fā)放到居委會,監(jiān)督改正其行為。
“許多家庭成員在遭遇暴力時都不愿‘家丑外揚’。”王華詩說,但自從有了“阿嘜”調解隊的參與,女性與女性之間能夠更加容易相互理解、相互幫助。
王華詩介紹,“阿嘜”調解隊除了參與調解糾紛,還會不定期到校園普法、幫教未成年人、慰問留守老人和兒童。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董晶晶
稿件來源:海南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