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聊一聊一個有趣的話題:和文藝青年談戀愛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有的人會說,文藝青年大概就是鋼鐵直男的反義詞,心思細膩,溫柔體貼,周末一起逛小眾書店,晚上一起看文藝電影,談詩歌,聊哲學,只有你想不到的作家,沒有他聊不了的小說。所以啊,跟文藝青年談戀愛,精神生活可不要太豐富哦,爽得嘞就像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
也有人說,文藝青年啊,遠看就像是床邊的明月光和心頭的朱砂痣,真要談起戀愛啊,就是黏在衣服上的飯粒子和墻面上的蚊子血,怎么看,都是氣不打一處來。
為什么呢?兩個人搭伙過日子,哪有那么多風花雪月的閑工夫,現實生活才是最考驗人品的事情。可文藝青年呢,談情說愛還湊合,可碰到現實的瑣事,就成了中看不中用。
還有人說,文藝青年?這不就是渣男的代名詞嗎?自私、自戀、濫情、懦弱、虛偽、優柔寡斷……這些毛病,每個文藝青年或多或少都要沾一些。
可偏偏,女孩子就是吃這一套,不圖你錢,不圖你車子房子,就圖你有點藝術氣質。女孩子們的偏愛,可就慣壞了這些文藝男青年,什么見異思遷、出軌,那是家常便飯。
所以,和文藝青年談戀愛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不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導演伍迪·艾倫自編自導自演的經典電影《安妮·霍爾》。
伍迪·艾倫,說起來他可是每個文藝青年都不會錯過的重要導演,《午夜巴黎》《賽末點》《曼哈頓》《紐約,一個雨天》都是他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他的電影充滿知識分子的吐槽和浪漫主義的機鋒,還有詼諧生動的幽默感,連最看不上美國電影的法國人都說,伍迪·艾倫是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
咱們今天要一起來看看的《安妮·霍爾》呢,則被譽為伍迪·艾倫的最佳作品,1977年上映就直接斬獲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四項金像獎。
不少人說,《安妮·霍爾》就是伍迪·艾倫的自傳,他自己寫劇本,自己做導演,還自己演了電影里那個神經質的男主角艾維·辛格,就是為了用艾維的故事講他自己的愛情觀。
有趣的是,伍迪·艾倫和艾維·辛格一樣,都是最有文藝范的文藝青年,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文藝青年的戀愛悲劇。那么,和文藝青年談戀愛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呢?
1.一次糟糕的戀愛體驗
艾維·辛格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喜劇演員,憂郁,龜毛,神經質,喜歡講冷笑話,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婚姻。艾維的現任女友安妮·霍爾是一個熱情而浪漫的人,喜歡唱歌,渴望成為歌星。
兩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彼此,最后確認了戀愛關系,隨著兩個人關系的加深,矛盾也越來越多。
首先,艾維嫌棄安妮沒文化,因為艾維自己是個沉迷死亡和哲學的知識分子,想要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怎么也得多讀點書吧?于是他給安妮買書,《死亡與現代哲學》《走進死亡》,希望安妮長長見識。
這還沒完,他還覺得安妮沒學歷,想要跟自己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往來,怎么也得拿個文憑吧?所以他叫安妮去讀成人大學,好好學點知識,免得像個腦袋空空的花瓶一樣。
安妮想要搬到艾維家住,既然兩個人都已經交往了,不如同居,還能省一筆錢。結果艾維就是不愿意。他寧可自己倒貼錢幫安妮在外面租個公寓,也不想兩個人靠得太近,沒有距離感。
說實話,艾維的心思其實并不難猜。經歷過兩次失敗婚姻后,艾維雖然享受和安妮的熱戀,卻不打算再結一次婚了。對自己,他只想選擇最舒適的相處方式,享受戀愛的幸福和甜蜜,遠離婚姻的枷鎖和束縛,所以他自己要有足夠的個人空間,所以安妮和他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感,絕對不能同居。
對安妮,他卻要完完全全控制她的一切,她每天在做什么,去過什么地方,在和什么樣的人往來,艾維都要知道。安妮必須按照艾維的想法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切都要在艾維的掌控之中。
安妮的音樂事業開始有了起色,有音樂人想找她合作,但艾維不同意安妮和他們接觸。他才不想安妮認識什么音樂人,簽什么公司,出什么唱片,最好安妮一直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不用太聰明,不用太能干,這樣安妮才不會脫離自己的控制,他們也才能好好地在一起。
毫無懸念,艾維和安妮最后分手了。
2.面對現實,分手吧
打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一段對等的愛情關系。四十出頭的艾維,有著豐富的情感經驗,是個小有名氣的喜劇演員,也是一個看上去特立獨行的知識分子;
二十出頭的安妮,相比于艾維來說實在是太嫩了,沒什么工作經驗,只有過一段不太靠譜的戀愛經歷,情感世界約等于一張白紙。艾維像喜歡漂亮的洋娃娃一樣喜歡著年輕的安妮;而安妮卻像崇拜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一樣迷戀著艾維。
在戀愛最初的時候,艾維那些龜毛的習慣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為安妮對他有無限的愛憐和忍耐。他們一起做飯,一起散步,一起看電影,一起喝酒,一起談論詩歌和哲學,生活里的點點滴滴,都是浪漫和甜蜜的味道。
安妮也是全心全意地信賴甚至是依賴著艾維,也愿意聽艾維的建議,不斷地學習和閱讀,想讓自己變成更配得上艾維的女性。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矛盾最終還是會凸顯出來。安妮越來越沒法忍受艾維的任性還有反復無常,她也逐漸意識到艾維對自己的精神控制和打擊。于是他們之間的爭吵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激烈。
可是安妮依然深深地愛著艾維,她無法忍受艾維從自己的生命里消失。于是,這倆人不斷地吵架,分手,復合,然后繼續吵架,分手,復合。最終,他們連架都快吵不起來了,除了冷淡和厭煩,再也沒有別的情緒了。
最終,分手時刻必然到來。
那天,安妮和艾維并排坐在飛機上面,默默想著自己的心事。安妮心里想著,雖然她還喜歡艾維,但她確實跟艾維過不下去了,不如提分手算了。
艾維心里想著,這段感情到這個地步還有什么意義呢?可我要怎么提分手呢?我如果說分手,安妮會心碎的,說不定還會毀了安妮的一生。
結果,艾維還在糾結呢,安妮大大方方地說:“艾維,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過不下去了。”
安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覺醒,也跟她自己的個人成長密切相關。她讀了很多書,她的歌唱得越來越好,她的事業也開始發展,因此安妮也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不滿艾維對她的控制。她終于意識到,分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于是,她成為了那個更勇敢也更坦誠的人,主動提了分手。
而艾維呢,很顯然并沒有意識到安妮的成長,他還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想象里,以為安妮還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沒了自己就活不下去。
他之所以猶猶豫豫,一直拖延著不敢提分手,不過就是因為懦弱,不想承擔責任,畢竟如果是他本人提的分手害安妮傷心了,他的良心可是要不安的。
更諷刺的事情是,當安妮主動提出了分手,并且干干脆脆、頭也不回地去了好萊塢錄唱片,還有了新的男朋友,艾維竟然還像個吃不到糖的小孩子一樣,不顧一切地沖到好萊塢去挽回安妮,甚至要跟她求婚。
艾維這是浪子回頭,終于發現安妮是自己的真愛嗎?很顯然不是,不過是因為先走的那個人是安妮,先提出分手的人也是安妮,先獲得了新生活的人也是安妮,艾維覺得不甘心!所以才會有最后不管不顧跑去好萊塢大鬧一場的戲碼,也不想想自己的行為有多幼稚。
不得不說,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為我們呈現了一段非常經典的文青之戀,有甜蜜,有浪漫,有糾結,有悲傷,也有痛苦。
并不是所有的文藝青年都是艾維·辛格,但艾維·辛格確確實實是我們能看到的最典型的文藝青年了,畢竟這可是文藝教父伍迪·艾倫親自下場、自導自演塑造出來的文藝青年呢。
特約撰稿人:Elinor,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編輯:莉莉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