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會上,山東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孫成良介紹,山東省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全國工商聯組織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山東省連續兩年入選營商環境最好的10個省份。
孫成良介紹,最近,國家統計局山東省調查總隊對16市727家企業調查顯示,95.6%的受訪企業對法治環境表示滿意。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續加大法規制度供給。山東省委政法委出臺了《關于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護航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意見》,山東省法院聯合多部門出臺《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在省級層面全面建立府院聯動機制;出臺20條意見,為“一帶一路”、上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二是持續加大法治保障力度。今年以來,山東省共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案件747件1121人,起訴1164件2170人。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圍繞侵權假冒、侵犯商業秘密等行為開展重點打擊。今年以來,全省共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84件177人。聚焦企業破產重整,建立破產處置府院聯動定期會商協調機制,完善破產案件財產解封及處置制度,加強破產重整和解救治力度。今年以來,全省共審結破產重整、和解案件36件,25.9%的企業案件通過重整、和解方式得到挽救。聚焦助企紓困,開展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案件專項清理,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執結拖欠賬款案件1.63萬件,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回籠資金87.87億元。
三是持續優化法治服務水平。山東省優化法治環境工作協調機制召開兩次專題會議,組織推動各相關部門切實把優化法治環境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山東省司法廳向濟南、青島、煙臺3市和6個功能區委托下放8項省級權力事項,公布了省級13項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強化企業內部安全監管。組織政法干警進項目、進企業,共收集企業訴求1035件,調解涉企矛盾糾紛340余起。深化數字法治系統建設應用。法院建成實時在線的“24小時法院”,全省20%的網上立案登記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完成,25類常見民事訴狀在網上智能生成。公安機關實現公章刻制備案全程網辦。開辟網上人才“服務專區”,實現人才戶口遷移“跨省通辦”“全省通辦”等“一站式”服務,已累計服務6.1萬人次。檢察機關構建應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在“四大檢察”業務領域,發現1.6萬余件類案法律監督線索,形成社會治理成果130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