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歐洲網消息,在溫州,僑鄉留守兒童是一類特殊群體,圍繞這一群體的家國認同感與歸屬感培養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近日,溫州大學教育學院云中僑實踐隊采取“調研+實踐”模式,圍繞“家國符號”“家國文化”“家國榮譽”三大主題,依托研學旅行、繪本講解、手工制作等活動形式,探索開發“家國教育”系列課程,旨在通過針對性、趣味性、專業化的僑特色課程,培育僑童家國情懷,奏響黨建引領服務鄉村振興“雙百雙千”行動“新號角”。
在僑承非遺——四大發明介紹課堂上,實踐隊的小蔣老師一一介紹了中國四大發明,并重點介紹了印刷術。而溫州瑞安的木活字,正是中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術。“我要成為木活字宣傳大使!”僑童樂樂在課后自豪地對老師說。
在僑尋旗跡——溫州與國旗課堂上,葉子老師首先拋出一個問題: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五星紅旗?隨后,她為僑童們講述了中國國旗變遷史,通過層層任務驅動,引導他們了解國旗知識,增強祖國認同感與民族責任感。
在溫州知識課堂上,楊老師設置了“歐韻游園會”情境。僑童們積極參與溫州僑史傳聲筒、溫州美食知多少、爭做溫州特優聲、解說溫州我在行這四個環節,課堂氣氛熱鬧而融洽。
“在暑期實踐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發揮師范生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關懷意識。”云中僑實踐隊的成員們說,有機會進一步了解溫州、讀懂溫州,喜歡溫州,有機會服務溫州、助力溫州發展,這是獨屬于他們的“夏之歌”。
“雙百雙千”黨建引領,文藝賦美僑童培育。據悉,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在學校黨委的指導下,對標創建標準,加強內涵建設,夯實基層基礎,優化工作機制,凸顯黨建特色,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組織保證。學院現已入選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先后獲得浙江省“三育人”先進集體、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第一批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等5項省級以上黨建集體榮譽,連續多年在學校基層黨組織考核中取得優勝成績。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云中僑”實踐隊將持續助力教育共富。(通訊員 王伊如 魏亦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