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暑假檔的競爭尤為火熱,宣發也自然成了各家角力的前沿,畢竟決定票房的前提是把票賣出去。
但作為發力最猛的《封神》,近期卻有點在宣發上頗受異議,甚至不少網友都比官方團隊都急。
作為一部不缺錢的大片宣發組,在一波波狂轟濫炸的宣傳下,票房前兩周的卻表現疲軟,只能說明:
宣 發 它 翻 車 了 !
本期風生就來復盤《封神》電影宣發到底翻在哪,為啥翻,該怎么避免再翻>>>
老套
《封神》的宣發其實乍一看,可以說是“標準答案”,壞就壞在它是《封神》三部曲哇。
先看看《封神》宣發流程有多標準:
①宣發時間:有常去電影院的朋友應該知道,封神前幾年已經買了不少電影的貼片廣告;
其次在即將上映前的宣傳攻勢,不管是物料,還軟文這塊,都堪稱量大又準時。
②演員宣傳:作為一部啟用新+老的全家桶陣容電影,特夸大夸的培訓班,花絮故事等都堪稱在豐滿,可以說在拍攝期間已經做好宣傳預案的程度。
③電影賣點:不可否認的是在前期宣傳策略上,《封神》走的是“老少皆宜”的目標群,不管是女性、特效、文化、電影工業等都有進行刻意的營銷,主打一個從老到少不看必后悔。
在不考慮票房反饋前提下,這宣傳攻勢是完全對得起“大制作”電影。
壞就壞在它有點過于熟悉,高情商的說生不逢時,低情商的說老套過猛,往前翻翻1983年的《新蜀山劍俠》的宣發,你甚至能感覺似曾相識。
觀眾們已經太習慣這類每幾年崩一次的魔幻巨制的宣傳了。
對,你是展現方面覆蓋面廣,但也是容易形成第一印象,動不動就“中國指環王”,配上各種工業特效自夸,這不就是《上海堡壘》的古代版嘛。
電影市場這些年的野蠻生長,你越跟觀眾聊玉宇瓊樓,觀眾就越覺得蓬門蓽戶,爛片騙錢!
有時候不是你方法不對,而是方法被用壞。
習慣“宏大敘事”只會害了你,畢竟電影周期擺在那,你越不看必后悔,觀眾就越容易延后進場。
其次對比宣傳容易起到反效果,電影審美每個人是不同的,你越想借勢,就越容易讓公關來善后。
轉向
《封神》電影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各方面資源都在“佳作”水平,可票房的反饋卻十分的“平庸”。
不過從影院的朋友了解,《封神》逆跌概率還是蠻大的。尤其在網上出現“自來水”的現象,都是票房排期增加的趨勢。
不過有趣的是,在口碑回溫的情況下,官方宣發的方向依然按部就班,甚至仍然在醉心演員故事來拉動票房。
首先《封神》本身啟用的新演員居多,拉動票房的效果極微,強調演員訓練并不算宣傳的妙招;
其次是沒有噱頭,不管費翔再就業,還是俄羅斯妲己,可能還不如男演員胸肌有有宣傳效果。
對于電影宣傳,預熱到熱映到下架,不同時間節點,宣發的方向是不同的;
前期更多是輸出賣點引人進場,中期則輸出劇情的情緒,讓看過的人形成口碑傳播,后期強調話題延伸與保持期待,畢竟你后還有兩部。
別以為暑假檔周期長,再拉個密鑰延期細水長流。在前期票房基本牌不明朗時,趕緊轉向,配合現在口碑優勢的組合拳才是最優解。
場外救援
翻閱《封神》官微,你會發現內容一半以上都在甲方互動,商業資源堪稱頂配。
但從互利角度來說,這既給不了合作方可觀的流量,合作方也無法給電影帶來宣傳效果。
別排斥商務對電影的作用,因為簡單的“聯名”都能有助于受眾的輻射面擴張;
很多電影只要能上映就盈利,本質上就是完全在利用廣告插播電影,但在利用商業資源互補的現象蠻少的,其實這也是很多電影的通病。
除了商業,就是電影宣傳比以前更需求“互動感”。
其實《封神》很多年輕演員的微博都很有意思,官微完全可以轉發或借鑒風格進行宣傳。
舉個例子:電影路演除了宣傳賣票,主要為的是用觀眾互動產生的效果進行多次曝光。
像現在電影的官方號、二創視頻等形式,本質就是一場互聯網路演,利用社交幫電影宣傳。
“不官方”往往比官方更能拉近觀眾,帶動觀眾的情緒的不是華麗的神,而是戲外的人。
現在已經是決定逆跌關鍵時,宣傳重點更應該放低點,放在人文價值觀上,放在觀眾自來水上,放大更多的場外情緒。
內核
劇情往往不是宣發團隊該考慮的重點,甲方爸爸即使拍了部爛片,宣發描述的天花亂墜才是常態。
但劇情又跟賣點是深綁定的,你要讓你前面吹噓的,觀眾進場后能邏輯自洽,不然人家看完就網上罵你了。
尤其是有高票房預期的項目里,實現賣點是制造口碑前提,這也是票房的伏筆。
《封神》在宣發上的“既要還要”,其實是運營里的雙刃劍——受眾廣爭議大。
宣傳復原神話,就會有聲音說你魔改;宣傳角色,就會有人拿往屆封神演員對比;宣傳特效,就會有人說像貼圖,一眼假燈燈。
吃文化IP的紅利,風生的建議是要吃就“吃干抹凈”,別唯唯諾諾懼怕質疑,各種科普怕觀眾不能看不懂。
《封神》最核心的賣點就應該是“中式神話”,有代表性的東方價值,有東方的神話設定,有中華文明的細節展露...
千萬別再把賣點押注在特效、科普、電影工業上,那頂多算導演自我情懷,別最后再補一句觀眾10年后才能看懂,致敬另一部東方魔幻大片。
最后小吐槽下:《封神》是三部曲,宣發就不能太“常規”!
即使第一部票房不佳,后兩部是完全夠補票的,所以引“票房不佳,封神難產”的苦營銷是容易讓觀眾逆反心理的;
其次下架后的宣發,“維持熱度,保持期待”是即將面對的目標,即使一年一部的短周期,但中間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