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相傳在陰歷七月初七這天晚上,是分居銀河兩側(cè)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
古詩十九首中的名篇《迢迢牽牛星》,就把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卻難以相聚的情感表達(dá)得淋漓盡致,最后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也成為表達(dá)愛而不得的千古名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之《迢迢牽牛星》
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后來成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的主題元素,七夕節(jié)的來歷可追溯到詩經(jīng)時代,如《詩經(jīng)·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rèn)服箱。”
直到漢代,七夕節(jié)正式成為屬于女性的節(jié)日,如東漢應(yīng)劭撰的《風(fēng)俗通》載:“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xí)之。”
七夕這個節(jié)日,與美好的神話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因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七夕多了一層浪漫的色彩,也成為一個與愛情有關(guān)的節(jié)日。
相傳織女是織造云錦的巧手,七夕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別好看,所以古代的女孩子們在這天晚上陳設(shè)瓜果,向織女“乞巧”。
乞巧是七夕節(jié)的重頭戲。古代,不少待字閨中的女孩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并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夕節(jié),她們都會獻(xiàn)上祭品,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jié)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jié)”。
唐代詩人林杰在《乞巧》中就寫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織女與牛郎相會的古老傳說,成為許多文人表情達(dá)意的題材。自《迢迢牽牛星》之后,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續(xù)寫著。
在雙峰并峙的唐詩和宋詞中,文人們創(chuàng)作了不少以牛郎織女故事為題材的作品。
白居易在“七夕”為題的一首詩中就寫道:“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全詩緊緊圍繞七夕神話故事著筆,抒發(fā)了詩人對牛郎和織女經(jīng)過長久的分離而又重逢的同情,全詩情景交融,動人心扉,讀來回味無窮。
女詞人李清照在《行香子·七夕》中寫道:“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李清照通過寫牛郎織女聚少離多的凄美愛情故事,抒發(fā)了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詞人感同身受地表達(dá)了郁積在胸中的離情別緒。
秦觀的鵲橋仙,絕美的七夕詞
牽牛織女在七夕渡河相會,這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美麗神話,引起了歷代文人的詠嘆。他們以不同的體裁、從不同的角度,抒寫牛郎織女的故事,他們的愛情故事經(jīng)由文學(xué)作品的傳播,依然被人們代代相傳。
在不勝枚舉的詠嘆七夕的詩詞作品中,傳唱度最高的當(dāng)屬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秦觀將優(yōu)美的文字與深沉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跌宕起伏地歌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shù)效果。
秦觀《鵲橋仙》中的末尾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原詞如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開篇三句描敘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其中前兩句“纖云弄巧,飛星傳恨”,是對七夕夜晚的烘托和氣氛渲染,也是對牛郎織女即將相會的一段鋪墊。
且看開頭的“纖云弄巧”四字,詞人運(yùn)用了擬人化的手法,“纖云”有輕柔、稀薄的含義。這一句大意是說: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yōu)美巧妙的形狀。
在詞人的筆下,連天空的浮云在今夜都格外輕柔多姿,它們變幻、搖曳著身姿,為牛郎和織女的相會而起舞祝賀、助興添彩。這注定是一個浪漫的、充滿溫情的夜晚。
第二句“飛星傳恨”也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飛星”指夜空中的流星。這一句大意是說:天空的流星時時劃出道道亮光,那是他們?yōu)榕@珊涂椗畟鬟f著久別的相思之情。他們飛馳在夜空,劃出道道亮光,他們?yōu)榕@珊涂椗钠呦ο鄷g欣鼓舞、奔走相告。
通過前兩句對七夕夜空的烘托和渲染,第三句“銀漢迢迢暗渡”,則是對牛郎和織女渡河相會的正面描寫。銀漢就是銀河。
迢迢,形容銀河的遼闊壯美,這兩個字寫出了牛郎和織女相隔距離的遙遠(yuǎn),也暗示他們分別時間的長久。
這二個字與《迢迢牽牛星》中的“迢迢牽牛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暗渡,則表明他們是在七夕的夜里,在人們不知不覺間渡河相會的。暗渡,二字既點明“七夕”的主題,同時緊扣一個“恨”字。
牛郎織女踽踽宵行,跨越銀河,千里迢迢來相會。
他們中間隔著一條遼闊無際的銀河,遼闊的銀河,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一面是多么不容易!但是再遠(yuǎn)的距離也阻止不了他們彼此間的思念。
如果有愛相連,以愛為名,再遠(yuǎn)的距離也會天涯咫尺、近在眼前,變得不再遙遠(yuǎn)。
因為他們用愛在銀河上筑起了一座橋梁,讓這不可逾越的銀河在七夕夜晚可以通行。他們在七夕夜晚渡河相會,他們靠近彼此,心靈契合。
七夕是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見證,這如水的夜晚是多浪漫啊。
如果按照故事的橋段,接下來應(yīng)該寫寫牛郎織女相會的場面了。
可是秦觀卻匠心獨(dú)運(yùn),他一反常規(guī)的敘事框架,不從簡單的敘事出發(fā),而是以議論的口吻,以富有感情的腔調(diào)贊嘆道: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fēng)玉露的夜晚,在銀河的鵲橋上相會了,這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時刻,天上一次相逢,就抵得上人間千萬次的相逢。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并不在于兩人是否朝夕相守,而在于是否真摯和專一。 如果是真摯的、 專一的,那么,即使一年僅有一次相會也是美好的、珍貴的。如果沒有真摯和專一的情感,即使朝夕相守,那也是無聊的、乏味的。
“金風(fēng)玉露”是寫景,金風(fēng)指秋風(fēng)。古人認(rèn)為秋為西,屬金,故稱秋風(fēng)為金風(fēng)。詞人用“金風(fēng)”二字彰顯了七夕夜晚的美好與浪漫。玉露指寒露,這兩個字描寫了露珠的晶瑩清潤。
古詩中常將“金風(fēng)”和“玉露”相提并論,用來突出珍美圣潔的特定環(huán)境和氛圍。如李商隱在《辛未七夕》中就寫道: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
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fēng)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渲染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好時刻,也顯示出這對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
在秋風(fēng)白露的背景下,織女牛郎相逢,這不正烘托了純貞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嗎?詞人以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熱情地謳歌了忠貞不渝的美好愛情。
如果說上片主要是寫牛郎和織女的美好相會,那么,下片則主要是寫他們經(jīng)過短暫的相會又不得不分別的場景了。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詞人沒有描寫他們久別重逢,互訴衷腸的具體經(jīng)過,但這一切又都寄寓在這兩個生動的比喻中,含蓄委婉的文字給人帶來無盡美好的遐想,也帶來美的享受。
他們的相會是多么美好啊,那是一年一度的相會,那是在心底積蓄了一年的愛情釋放,他們這次相會該有多少說不完、道不盡的情話啊。
那兩情相會的美好時刻,就像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而一夕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能不讓人肝腸寸斷,怎能不讓人惆悵百轉(zhuǎn)千回。
那相見時夢一般的驚喜,將要分手時的難以忍受,就是這樣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 完整的敘事過程,那么,這到底是悲還是喜呢?
剛剛相會的鵲橋,轉(zhuǎn)瞬間又成了和戀人分別的歸路。脈脈的情,如夢幻泡影般的相遇,相聚的短暫讓他們在分離時都不敢回頭張望,怕這一回首,便再也不能走下去。
越是“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便越不忍心分離,怎能忍心回頭看那“鵲橋歸路”。一個“忍”字,便把無限辛酸,難分難舍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最后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升華了全詞的感情。這擲地作金石聲的警句,迸發(fā)出動人心扉的旋律,有一種關(guān)于美好的愛情和一種堅貞不渝的情感在讀者心中回蕩。
詞人正是抓住了牛郎織女這個傳說中永恒的愛情主題,一掃低沉悲憤的離愁別緒,將朝夕相處的愛情觀升華為崇高的、永恒的愛情觀。
“多情自古傷離別”固然是人之常情,而秦觀末兩句卻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jīng)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彼此真誠相愛,只要彼此間的感情真摯和專一,哪怕是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感情要可貴得多。
這兩句又是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它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yīng),也與上片同樣結(jié)構(gòu),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句在寫法上也是別具一格,詞人把寫景、敘事、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寫出了牛郎織女短暫的相會與永恒的情感,更側(cè)重寫愛情的永恒。
牛郎與織女每年只能相會一次,真可謂太短了,但只要兩情長久,愛到永遠(yuǎn),那短暫的相會,依然會勝過朝夕相處。
顯然,詞人否定的是朝夕相處的愛情,歌頌的是永恒的忠貞愛情。
小話詩詞
在秦觀精審的措辭、巧妙的構(gòu)思、情感的再現(xiàn)中,美好的七夕傳說化為永恒的、堅貞不渝的愛情觀,這就是這首七夕詞《鵲橋仙》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然能傳誦不衰的緣由所在。
而其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因為寄寓著的對美好愛情的堅守、對美好愛情的追求,道出了愛情的真諦,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愛情佳句,被無數(shù)熱戀中卻又飽受相思之苦的人們一次次的引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