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空客天津飛機交付中心2樓拐角的大廳里,從歐洲遠道而來的空客首席運營官和空客在中國的團隊慶祝了天津總裝線投入運營15周年。
在這15年的時間里,空客天津完成總裝超過630架A320系列飛機,涵蓋A319、A320、A321。2017年,空客天津還拓展了寬體飛機完成和交付能力,截至23年8月,共交付16架A330系列飛機和19架A350系列飛機。
接下來,空客還將與天津保稅區、航空工業集團合作,在天津開設第二條總裝線,以應對A320系列高飛猛漲的需求,和德國漢堡、法國圖盧茲、美國莫比爾的8條總裝線一同實現月產75架的目標。這當中,約60%會是A321neo。
就在前一天,FATIII和一眾媒體在隔壁的會議室里采訪了空中客車公司首席運營官顧鐵海 Alberto Gutiérrez、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運營官程龍 Michel Tran Van 三位空客高管,深入探討了一下目前飛機制造商面臨的供應鏈問題,對天津總裝線未來的展望和行業前景。
01
復雜的供應鏈
航空業是一個由內到外都高度全球化的行業。來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匯聚到一個地方,制造出來的飛機,又交付到全球各地,承載著無數旅客飛向世界。而過去幾年的全球疫情,無疑是航空業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于空客這樣的制造商而言,疫情期間供應鏈的挑戰來自兩個方面:產能調整和物流運輸受阻。
一方面,新飛機需求跌入谷底,制造商不得不減產。要知道,空客的供應鏈大概是全世界最復雜且最精密的供應鏈之一,在全世界范圍內有1.3萬家左右的供應商。任何產能調整,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如果把制造飛機的供應鏈想象成一列滿載貨物的火車,火車頭(空客)貿然停下,要么是被車廂(供應商)的巨大慣性繼續推著前行,要么就是車廂如同撞墻一般脫軌,兩敗俱傷,一地雞毛。
空客天津首次向歐洲客戶交付飛機
據顧鐵海先生(不得不說,這個中文名字起的實在是太地道了)透露,2022年是空客供應鏈最艱難的一年,面臨著重建連續性、更新供應鏈的挑戰。不過,空客也通過2020-2022年總結出了供應鏈管理的三大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包容性。我們之前管理的是我們的一級供應商,現在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到下面的二級到三級供應商。我們派駐更多的員工在供應商的場地了解他們的相關情況。我們也充分了解供應商的訂單系統,預測他們是否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第二個要素是韌性,那么韌性意味著我們要增加更多的余量。這不光是說我們要準備好更多的部件,我們也要去避免惡性循環,比如越稀缺的部件,越需要訂購,越需要生產,那么我們可以選擇那些困難的部件作為余量。所以余量不只是針對部件,也針對潛在的可能性,針對相關架次的機位,也針對人員力量,以及更多可替代的供應商。
第三個要素是支持我們的供應商,在我們的整個價值鏈當中,70%-80%都創造于我們的廠區和設施之外。所以我們不能失去我們的供應商,它們是價值鏈的一部分,我們必須為它們提供非常密切的支持,而且我們也有這樣的瞭望塔機制,來更好地觀察供應商們各自的財務狀況。我們也是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從財務上支持我們的供應商。
顧鐵海還透露,空客的供應鏈已經穩定恢復,還有個別供應商有一些各自的問題需要處理,他們也在積極和供應商合作解決。
目前,空客在中國有200家左右的供應商,在2020年合作價值達到了10億美元。中國供應商在空客最重視的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和安全三點上做的非常好。
02
天津總裝線
當被問到天津總裝線的供應鏈是否有什么獨特之處時,他說:空客在全球的每一條總裝線都是獨特的存在。每個地區的供應鏈、生態環境、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有所不同,空客也會因地制宜,尋找最適合的方案。但是不變的是空客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空客運營體系。
此外,空客還采用了「Local for Local(本地為本地)」的策略,也就是就近采購,在中國的總裝線,就會盡量選擇本土供應商。像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杭州西子等供應商。這也就意味著,國產的A320系列,確實「國產化率」要比進口的高。比如說,天津使用的A320機翼就是國產的。
按照計劃,天津第二條總裝線將于2025年底開始交付飛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是要推進廠房建設和配套工程,另一方面是擴大中國供應鏈。
空客中國COO程龍先生透露,目前第二條總裝線的整個布局和規劃已經做好,建筑設計事務所和工程承建方都已經開始交付建設圖紙了。
天津增產也意味著更頻繁的試飛。因此空客也在積極和天津機場、空管局等部門協調空域和起降時刻。
而針對第二條總裝線的整套供應鏈已經準備就緒。
03
可持續發展
在我們只有地球這一個共同家園的客觀現實下,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必須考慮對環境的持續影響。航空業也共同制定了2050年實現全行業凈零排放的目標,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要實現需要全行業付出巨大的努力。
空中客車自2022年10月開始在試飛和飛機交付中使用中國本土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空客天津所使用的SAF由中石化鎮海煉化廠采用油脂加氫路線生產,原材料來自于廢棄食用油,俗稱「地溝油」。與普通航油相比,這種油品從原材料的收集到最終加注到飛機上,每噸可實現69%的二氧化碳減排。
就在昨天(9月8日),空客與中國航油再次簽署了采購3000噸SAF的合作協議,用于支持空客天津未來兩年的運營需求。
此外,空客天津園區積極參與天津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的綠電交易活動。從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底,園區共購買了11321.63Mwh的綠電,占同一時期總用電量的45.3%,實際減排6992.24噸二氧化碳。此綠電來自天津本地風力發電企業,通過天津電網輸送到空客天津園區使用。
即將落成的第二條總裝線,也會透過合作方天津保稅區的幫助獲得更多綠電,同時探索使用地熱能進一步降低碳排放。而通過「Local for Local」就近采購零部件,空客也在供應鏈中降低了生產過程的碳足跡。
04
展望未來
亞洲地區人口密集,貿易、人員往來密集,但是航空市場的發展落后于歐美地區。近年來,中國一直被認為是發展最快的航空市場,同時印度等新興市場也在快速崛起。
針對未來發展前景和全球航空業重心東移的問題,空客中國首席執行官徐崗先生表示,空客預計在未來20年全球將會有4萬架新的飛機交付,那么其中也包括新的飛機以及替換我們現有的舊飛機。全球的數量中一半交到亞洲,亞洲的一半是中國。所以我們對中國、對印度,包括亞洲其他地區,未來20年在航空市場上的表現有充分信心。
此外,他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一個關鍵因素是全球化,而全球化的關鍵是聯通性,航空業正是促進全球聯通性的行業。中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依賴創新,要依賴低碳,還要依賴數字化,航空業在這個過程當中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空客將會進一步的促進全球的聯通,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的發展,并且助力中國經濟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