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是河陽人,從小發奮圖強,立志長大后一定要有所作所為,由于他博學多才,從二十五歲起就入朝為官,先后做過國子監博士、刑部侍郎等重要官職,因為他敢于直言,不畏強權,被當權者忌恨,多次遭貶謫。
唐憲宗喜歡拜佛念經,大小官員也學著皇帝家置佛堂,大修寺廟,勞民傷財。據說鳳翔法門寺存放一根佛祖釋迦牟尼的手指頭,每三十年展示一次,819年,又到展示佛骨的時候了,唐憲宗下令這次盛典在長安宮中舉行,將佛骨從鳳翔運到長安,唐憲宗親自領著王公大臣頂禮膜拜,老百姓也爭相效仿,一時間長安成了虔誠信徒聚會之處,政務、農忙全拋在九霄云外。韓愈很擔心唐憲宗這樣做會給國家帶來禍患,于是就上一道奏章,說:“皇上乃一國之君,您如此信奉佛法,百姓爭相仿效,造成官吏疏政、土地荒蕪、朝政混亂。如果迎佛骨能使天下豐收的話,您為何不將天下和尚全部殺死,變成骨頭呢?當務之急是燒掉這節蠱惑人心的骯臟東西,讓百姓好好務農,讓官員好好疏政,這才是治國之本。”唐憲宗看到這大逆不道的奏章,勃然大怒,認為他褻瀆了神靈,立即下旨要殺韓愈,當時的宰相裴度、崔群趕緊為韓愈求情,說:“佛法禁止殺生,迎佛骨更不能見紅,您訓斥他幾句,叫他以后不妄言就是了。”唐憲宗只好將他貶為潮州刺史。
此時已是冬季,韓愈帶著幾個家奴,騎在馬上,冒著鵝毛大雪奔行在前往潮州的路上,他并不后悔得罪皇上而丟官位,心中只是可惜皇上不明事理地信佛教,還聽不進忠言,走到藍田關時,后面響起一陣急促地馬蹄聲,原來是他的侄孫韓湘孑為他送行,韓愈見此景作一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送給韓湘子,詩中韓愈抒發了他忠君為國不果的憂郁與憤懣,以及遠去潮州的艱難困苦。
韓愈在政治上的失意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文壇上的盛名,他的文章為天下傳誦,他為官也很清廉,并無多少財產,他有著卓越的文采,剛直的氣度和不畏強權的精神,直至今天也為人所敬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