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萊塢版《你好,李煥英》就要翻拍,原版導(dǎo)演賈玲擔任監(jiān)制的消息,以不同的詞條霸住熱搜不退。但好像就是在昨天,還有個名為“#你好李煥英名宇起的有多好#”的熱搜,也突然走紅。只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見過熱搜熱度火爆的情況,卻從未見過詞條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也見過名字打成名子的,還真沒沒見過寫成名宇的。
被#你好李煥英名宇起的有多好#”熱搜,拿來說事的是一部叫《親愛的媽媽》的電影,原型是鄭州一個退休大姐蘇敏,故事改編在也不能忍受家庭里的各種矛盾問題的蘇敏,從否定自我想到了死,最終逃離,開始了自駕旅行,實現(xiàn)自我突破的現(xiàn)象級新聞故事。
有人說,她好不容易走出每天做飯洗衣服照顧全家老小的“媽媽”身份,走出家庭開著小車變回蘇敏…… 這電影又搞個《親愛的媽媽》
也有人說,先不管你拍成啥樣…就這名字,真有點對不起蘇敏阿姨這幾年的經(jīng)歷。阿姨那么努力的尋找自己,尋找自己原本的樣子,名字起成這樣,你們電影組創(chuàng)是拿人家開玩笑嗎?這錢賺著踏實嗎?
點評來自五湖四海,但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了一起。眾口一詞,#《你好李煥英名宇(字)》起的有多好#。
且不說《親愛的媽媽》片名有多差強人意,我只是想說,一個集寫、編、制、導(dǎo),資五位一體的專業(yè)劇組起的片名,還不如一個個刷微博,發(fā)評論的,再說了只管激揚自己,糞土別人,不注意一下熱搜里的錯別字,是否也暴露了自己的隊伍。
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尬吹、灑狗血、笑托、哭托,販賣情緒,有時候國產(chǎn)片的營銷,簡直可以媲美欺詐。但電影營銷不但是一份告訴觀眾電影有多好看的工作,更是一門管理觀眾期待的藝術(shù)。只是很多人好像愿意接受被洗腦,然后就有各種的自我感動,現(xiàn)在的電影院里,場外觀眾比電影里演得還盡興。
《你好李煥英》,我看過后,并未感覺到特別之處。只是大家都說它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是其真誠和對觀眾的尊重,然而,直至現(xiàn)在我還是沒有體會到。我有體會的是電影賣了超過54億的票房。賈玲成為了國內(nèi)單部電影票房最高的女導(dǎo)演,張小斐也一躍成為一線演員。
《你好,李煥英》一部舊片,過期糖而已。而關(guān)于它的消息,接連能兩天沖進熱搜。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種草要趁早的內(nèi)卷。現(xiàn)在好萊塢版,八字還沒一撇,其實有沒有八字都沒關(guān)系。只要此事為真,至少也是一種中國文化對美國的反向輸出,宣傳一下,也是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