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一批安全生產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涉及燃氣、建設工程、交通運輸、消防、礦山、危化品、工貿等多行業領域。案例中,提及山西晉城市檢察院督促整治煤礦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
?2021年9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正式將安全生產納入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徐向春介紹,兩年來,檢察機關不斷增強發現關鍵點位隱蔽性安全隱患及監管盲區的敏銳性,努力做到行業領域全覆蓋、監督點位無遺漏。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萬余件、起訴100余件。
?在山西省晉城市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煤礦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晉城市某股份有限公司購入一批假冒的人員定位系統設備。這些假冒設備均為手工組裝,一旦定位功能失靈,將影響事故救援,危及礦工生命安全。晉城市人民檢察院以整治礦用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安全隱患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推動行政機關對晉城市115座正常生產建設的煤礦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檢查,建立煤礦企業礦用電器設備黑名單制度,有效防范煤炭行業安全生產隱患。
?徐向春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密切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社會影響較大的消防、燃氣、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危化品、易燃易爆物品等行業領域的安全隱患,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督促整治什么問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要暢通線索流轉,形成監督合力,加強與應急、交通、住建等部門協作配合,提升保護效能。
?據悉?歷年來各類安全事故頻發,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檢察機關依法介入安全生產公益訴訟,通過法治手段及案例警示教育,為維護全國安全生產環境貢獻檢察力量。
華夏民意網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