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崛起之后,一臺自主品牌B級轎車賣20萬似乎已經是很尋常的事情。
但你敢相信,有這么一個品牌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推出了一臺純燃油1.5T的緊湊型轎車,其頂配車型竟然賣到19.68萬?
并且,我相信這臺車放在很多人的眼前想必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它就是來自江淮思皓的一款新車—曜。
看到這里,想必你一定很想知道這臺車為什么賣到了近20萬。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是一臺什么樣的車,以及說它值不值這個價。
從上述的內容當中,已經透露了這臺車的幾個信息,純燃油、1.5T和緊湊型定位。印象中這三個詞聯系在一起的自主品牌,其頂配定價最多也不就15萬左右。
而這臺思皓曜(參數丨圖片)之所以賣這么貴,我從外到內都研究了一下,唯一稱得上亮點的可能就是搭載了華為生態車機系統。但顯然,即便如此它也賣不了這么貴,比如同年7月份上市的北汽魔方頂配也才賣到15.39萬,何況它還是一臺緊湊型SUV。
其他地方,思皓曜也沒有特別顯眼的地方,比如引以為傲的動力部分,其全系用的都是一款代號為HFC4GC1.6E的1.5T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達到了135kW,最大扭矩為300N·m,官方零百加速7.6秒。老實說,這樣的參數表現放在1.5T發動機當中的確是還不錯的存在,但即便如此它也絕不可能因此把價格抬到近20萬。
與此同時,譬如長安UNI-V的1.5T和傳祺影豹的1.5T在參數和性能上也能達到這樣的水準,甚至超過這樣的水準。甚至,UNI-V、影豹、星瑞等產品還有2.0T車型,并且價格依然控制在15萬以內。
好了,其實不用再研究下去了,事實上這臺車之所以這么定價,只有一個目的:并不是產品有多突出,只是為了吸引眼球。因為除了這臺頂配的價格非常不合理之外,其其他版本的價格其實都是合理的。比如它賣13.48萬的逐日EACE版本,除了少一個后排小桌板,其他配置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同時它的最低起步價也不過9.88萬。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我是有的。因為在沒有仔細研究這臺車的產品之前,我是帶著一種期待來看它的,如果一臺國產緊湊型轎車是靠實力賣到的20萬,那真的很讓人感動,但結果卻發現是一發煙霧彈,而且是一發毫無價值的煙霧彈,所以說這種行為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
自主品牌因為起步晚,即便產品力跟上了,但品牌認可度和質量穩定性都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所以,很多品牌為了快速提升認可度就只能在營銷上想辦法。但營銷是一門功課,而不是一種手段,那些以吸引人眼球卻沒有任何價值的營銷方式,最終只會產生負作用。比如,思皓曜的銷量依然毫無起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