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朋友們耳熟能詳?shù)摹睹苤莩霁C》和《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牌都是“江城子”——或曰“江神子”。
此二詞,可謂蘇軾的代表作,甚至我們可以說,這個詞牌,可算蘇軾的幸運曲,自打第一首寫出來,就一戰(zhàn)封神。
讀蘇軾全集校注第九冊詞集,第九首即是: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fēng)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怎樣?雖然似乎沒有前引兩首那樣有名,卻乎也是神作吧?
而且,詞后的故事更為傳奇,用現(xiàn)在的話說,叫美女千米——不是里——奔現(xiàn)見偶像啊。
雖然幾個記載稍有差異,但綜合起來即是,蘇軾和他的小伙伴們,又雙叒叕到西湖邊來耍了。雖然那時還沒網(wǎng)絡(luò),但消息傳得也很快,各色人等,爭睹蘇通守的風(fēng)采。
然則,被圍觀得太多,蘇軾對這些看熱鬧的,早已沒啥興趣了。
但,卻有一船飄然而來,中有三女子,打頭那個三十有余,年齡雖較另兩位為大,容貌卻是萬里挑一。她一見自己的愛豆,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施禮如儀,輕啟朱唇:
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無由得見。今已嫁為民妻,聞公游湖,不避罪而來。善彈箏,愿獻一曲,輒求一小詞,以為終身之榮,可乎?
哎呀,這北宋的少婦可真有自信啊,一點也不謙虛呢。大概是她曉得,如果自己也像一般粉絲一樣,毫無特色,蘇公這詞,估計就寫不出來。因此,美女自薦,我的箏彈得很妙哦……不聽是您的損失呢……
咱們的東坡“不能卻,援筆而成,與之……”
果然,她沒讓蘇軾失望,蘇軾也沒讓她失望。
此詞一出,女子的老公,絕對不會追究她“私會”蘇公之罪,反而要大肆宣揚,哇,我家有蘇大人的墨寶哦,我一定得找個最好的裱匠裱起來,懸于中堂,初一十五打供飯……
不過,話又說回來,此詞最后一句,并非蘇軾的原創(chuàng),而是化用了唐朝大歷十才子之一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末聯(lián)。
雖然在此之前,柳永就用過“曲終人不見”,而范仲淹《岳陽樓記》里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則將“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一字不改引用,但唯在蘇軾用過之后,錢起這句詩,才算非僅讀書人了然,而是天下皆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