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陽歷為937年1月11日),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從珂,被石敬瑭與契丹大軍南下進逼京師洛陽的陣勢震懾。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于是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李從珂死后無謚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唐末帝或廢帝。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
歷時十四年,為大唐續命的后唐,總共傳了四位皇帝,然而卻有三種不同血統。建立后唐的唐莊宗李存勖(xù)是沙陀族人,而繼位的唐明宗李嗣源雖然是沙陀人,卻只是李存勖的義兄,二人并無血脈聯系,李嗣源死后繼位的是其三兒子李從厚,結果轉眼又被李嗣源的養子,漢族人李從珂奪取帝位。(關于李存勖詳情可見文章《伶人皇帝李存勖:三箭定天下,侄女婿石敬瑭外曾孫婿趙匡胤》,關于李嗣源詳情可見文章《十三太保之首李嗣源:大字不識成五代明君,一人成就三朝四帝》)直到李從珂舉火自焚,十四年間傳了三條血脈,卻從未變更國號,依然堅持為大唐續命。
李從珂,本來只是唐明宗李嗣源的養子,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早年驍勇善戰,屢建戰功,甚至因為和后唐開國皇帝莊宗同歲(同歲的叔叔),且都驍勇而稱贊,后官至鳳翔節度使,封爵潞王。
廢帝,鎮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賤,母魏氏,少寡,明宗為騎將,過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余歲,明宗養以為子,名曰從珂。及長,狀貌雄偉,謹信寡言,而驍勇善戰,明宗甚愛之。自晉兵戰梁于河上,從珂常立戰功,莊宗呼其小字曰:“阿三不徒與我同年,其敢戰亦類我。”
《新五代史·唐本紀·廢帝》
后唐應順元年(934年),剛繼位一年的唐閔帝李從厚聽信大臣建議,調動各重要節度使之職,準備削弱藩鎮的實力,李從珂恐懼,遂反。李從珂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后唐大軍包圍鳳翔,李從珂親自勸降舊部羽林指揮使楊思權、都指揮使尹暉,戰爭形勢逆轉,后唐軍隊大敗。李從珂攻入洛陽,即位稱帝,改元清泰。
??靠眼淚上位的皇帝??
順元年(934年),潞王李從珂自鳳翔出發,起兵反叛。李從珂反后,讓人起草了檄文散發到各地,以清君側除奸臣為名,請求各節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師,殺掉朱弘昭、馮赟等人。李從厚命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
王思同的軍隊和李從珂的相比,占了很大優勢。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擊下,鳳翔城東、西關的小城先后失守,李從珂的屬下傷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難保,李從珂站在城頭上,焦急萬分,恨自己沒有早點防備,以致將要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情急之下,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后站到了城墻上,大哭著說:“我自小就跟隨先帝出生入死,身經百戰,滿身創傷,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們大家跟著我,這些事都看在眼里。現在,朝廷寵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懲罰啊!”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許多攻城的軍士動了惻隱之心,轉而支持他,先后勸降曾經的部下羽林軍指揮使楊思權、都指揮使尹暉等攻城將領,并趁機一舉擊敗李從厚派遣的所有軍隊,隨即擁兵東進,兵鋒直指都城洛陽。
一路上,各郡縣無不望風而降,朝廷派來征討的軍馬,也先后投到了李從珂麾下。旬月之間,兵至陜州,進逼洛陽。李從厚無兵無將,倉促出逃。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第二天,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他這才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后唐末帝,改元清泰,并派人將逃亡的李從厚殺害。
??自焚亡國??
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治國無能。即位后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致使國事日益敗壞。這一時期,李從珂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李從珂與石敬瑭兩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驍將,皆以勇武著稱,彼此存有競爭之心。李從珂即位后,對坐鎮晉陽的石敬瑭愈發猜忌。
清泰二年(935年),李從珂派遣武寧節度使張敬達領兵駐屯在代州,牽制并監視石敬瑭。清泰三年(936年),李從珂又調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企圖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權。石敬瑭素有謀反之意,當然拒絕調任。于是,石敬瑭叛變,同時他還上表指責李從珂即位非法,應立即將皇位讓給許王(明宗第四子)。李從珂大怒,撕毀奏表,削其官爵,同時派遣張敬達率兵數萬進攻晉陽,并命各鎮聯合討伐。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稱臣。九月,契丹主親自率軍五萬增援石敬瑭,但因聯軍各懷鬼胎,致大敗于團柏谷,死傷萬余人。隨后,石敬瑭與契丹大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各鎮將領見狀,紛紛投降石敬瑭。
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軍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義武軍節度使楊光遠為副。戊申,先鋒指揮使安審信叛降于石敬瑭。己酉,振武戍將安重榮叛降于石敬瑭。壬子,天雄軍屯駐捧圣都虞候張令昭逐其節度使劉延皓。六月癸亥,以令昭為右千牛衛將軍,權知天雄軍事。甲戌,宣武軍節度使范延光為天雄軍四面招討使。秋七月戊申,克魏州。壬子,張令昭伏誅。癸丑,彰圣指揮使張萬迪叛降于石敬瑭。八月戊午,契丹使梅里來。九月甲辰,張敬達及契丹戰于太原,敗績,契丹圍敬達于晉安。戊申,如河陽。冬十月壬戌,括馬,籍民為兵。十一月戊子,盧龍軍節度使趙德鈞為行營都統。丁酉,契丹立晉。閏月甲子,楊光遠殺張敬達,以其軍叛降于契丹。甲戌,契丹及晉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陽。辛巳,皇帝崩。
——《新五代史·唐本紀·廢帝》
此時,后唐兵力還很強,但李從珂志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滅亡。
帝憂沮形于神色,但日夕酣飲悲歌。群臣或勸其北行,則曰:“卿勿言,石郎使我心膽墮地!
《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
最終937年1月11日,李從珂攜全家一起自焚殉國,倒也算慘烈。
這把熊熊烈火不僅燒掉了大唐,也燒掉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再次回歸中原朝廷之手,已經要到明朝洪武年間了。北方也再次江山易手,進入后晉時期。
編輯|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