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外國人不來中國旅游了”之類的小作文滿天飛,他們會告訴你,因為中國管得太嚴,中國進入移動支付時代,中國旅游景點服務差等等原因,外國人不來了。
在這些人看來,天要塌了。
他們說,外國人不來了,說明國內經濟不行了;外國人不來了,說明國內營商環境變差了;外國人不來了,說明有人在瞎搞。言下之意,你還留在中國干什么?能潤趕緊潤吧。都怪司馬南。
我曾經想寫篇文章反駁這些觀點,因為當時不僅中國入境游變少,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
2019年,英國入境游是4090萬,而2023年只有3510萬人,下降14%;2019年,日本入境游3346萬,2023年變成了2583萬,下降22.8%。
這還是早早放開管控的國家。中國嚴格來說23年上半年才逐步放開,入境游變少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搞不懂那些人寫小作文的目的是什么?純粹不爽?拿錢辦事?又或是為了流量?
后來還是決定不寫了,畢竟當時的氛圍確實悲觀,入境人少也是事實,比爛沒意思。
可進入2024年后,我覺得有必要聊聊這個話題,因為一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市場釋放出各種不同尋常的信號。
廣州地鐵上老外明顯變多了,各種膚色都有。廣州火車站對面的鋪被爆搶,很多老鐵揮舞著現金備戰歐洲杯。
各項數據也在好轉。
今年1月,全國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88家,同比增長74.4%,說明外資正在回流;
前2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各項數據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實現了外貿的開門紅。具體來看,總值6.61萬億元,出口3.7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7%、10.3%,說明外貿也開始好轉;
春節8天長假,國內出游人次4.74億,同比增長34.3%,比2019年都多了19%,總消費6326億,同比暴增47.3%,哪怕除去多出來的一天,也超過此前最高的2019年,消費變得活躍。
而且,我堅信會有更多信號回應這些變化。
果然,這兩天央廣網消息,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國內入境游整體訂單同比增長超3倍,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五成。亞洲占比在55%,其次是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分別占比30%和15%。
外國人又來中國了,這是好事,我很好奇那些唱衰者又該如何應對?他們會不會說那是他們的功勞?
進入2024年后,中國入境游暴漲得益于中國的免簽政策。
本月1日中泰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14日起,中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再加上去年12月份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和馬來西亞六個國家實施免簽,2月對新加坡免簽,力度不可謂不大。
免簽是看得見的操作,其實還有看不見的操作。
最近在短視頻網站看到不少境外博主游中國的視頻。
這些博主部分是小網紅,只有不到一萬粉絲,他們應該是純粹蹭流量的。
還有一些大號,例如有個韓國網紅,粉絲有90萬,她是受中國旅游局和攜程網邀請去上海的。
和郭杰瑞不同,這些博主大部分沒來過中國,他們也很少做功課,有些連中文都不會說,對中國的了解非常少,等同于一般的外國民眾。他們在中國隨心游、隨便逛、隨便吃。
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看到的中國和他們來之前看的媒體報道完全不一樣,對中國的現代化,安全、文明、干凈印象極其贊譽。
很多網友也通過他們的鏡頭了解中國,網友感嘆,怎么和自己認知中的中國完全不同?
這樣的博主數量眾多,而且在免簽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博主涌向中國,也帶動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隱隱中我預感入境游會爆。
我忽然想到去年冬天爆火的哈爾濱,爾濱能火不就是因為旅游部門和自媒體博主合作搞推廣嗎?
我忽然意識到咱們可能找到了一條不一樣的突圍之路。
眾所周知,西方主流媒體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在西方,媒體丑化中國是政治正確。
例如前幾天美國發生一起船撞橋的事,明明船是韓國人造的,新加坡人管的,印度人開的,撞了美國人的橋,美國CNN的新聞標題卻寫成:一艘滿載中國商品的貨船撞了我們的大橋!
很多西方民眾一輩子沒來過中國,卻不妨礙他們討厭中國,正是拜這些無良媒體所賜。
但現在有了自媒體,有了短視頻。自媒體多數來自民間原創,相比帶立場的主流媒體,更真實,也更易被民眾接受,深受年輕人喜歡。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而中國最欠缺的是什么?就是一個真實報道中國的途徑。
有人說咱不在乎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別鬧,成熟點。中國已經過了關起門來自己玩的年代,中國生產的商品,僅靠自己人,幾代人都用不完。中國商品和中國形象是深度捆綁的,品牌營銷、市場定位、人才引入,都離不開國家形象。
中國當然需要把自信、包容、開放、現代的一面展現給世人,這對中國百利而無一害。
過去輿論被西方主流媒體把控,想突圍難如上青天,如今全世界都進入自媒體時代,吸引各類博主前來,無疑是另辟蹊徑。
嚴格來說,中國并不是高端旅游的好去處。因為中國人沒有下等人觀念。
中國人是真正完成啟蒙的,平權意識很強,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沒有仆人觀念。無論是酒店的服務員、侍者,還是景區的工作人員,亦或者是某個特別小的店鋪的老板,他可能真的窮,但是他真不覺得自己低賤,所以他提供的服務,就是工資范疇內的那部分,別的想都別想。
中國人習慣了將服務明碼標價,不流行額度未知的小費,你也別指望我為了小費對你點頭哈腰。
中國人當保姆,從來都覺得自己和客戶平起平坐,但凡你態度差點,我隨時掀桌子走人。
以前我們看到香港人虐待菲傭的新聞覺得匪夷所思,怎么會有這種事發生?這也能忍?是的,離開中國大陸,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而且大家骨子里真信。菲傭來自社會底層,在雇主那地位真和丫鬟差不多,她們也打心眼里遵守主仆協議。
所以,也許你天天罵中國,對這里諸多不滿意,但是中國真的是世界上極少的最底層老百姓依然是人的國家。
回過頭說旅游業,誰花錢不是為了享受?比如說你去泰國,泰國的仆人那叫一個舒服!你給一些錢,他們真的把你當主人!包括你去歐美,一樣的。
除了服務意識還有服務內容。中國人普遍不信教,但中國人道德約束強過清教徒。
這里黃、賭、毒不被主流接受,也不被法律允許。而很多有錢人出去旅游圖的就是這個。
比如說泰國被稱之為“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你可別跟我說是哪里海鮮便宜。其實日本?越南、柬埔寨都差不多。
所以,入境游歷來不是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
有數據為證。根據《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入境游客14531萬人次,其中,外國人3188萬人次,剩下的主要是港澳臺同胞。
相比之下,同期,泰國入境游3991萬;日本入境游3346萬;法國入境游2.18億!
但這并不妨礙中國通過自媒體展示自己,因為終究還是有大量真正謙遜,對中國文化、中國美食、中國景色感興趣的人。
吸引他們來到中國,再把一個包容、自信、熱情、美麗、安全的真實中國傳遞給世界。
以TikTok為例,現在關于#China的標簽,話題總曝光超過485億次,視頻內容包括中國傳統的工藝、城市景點、美食、動物、經濟等等。
油管也不例外。
有個印度博主,在油管上有100多萬粉絲,此前沒來過中國,前段時間游覽中國,因為在視頻中展示的中國過于現代化,被印度老鄉罵作叛徒,說他是中吹。
但這位博主堅信自己拍攝的是真實的中國,自帶干糧回懟黑粉。
隨著這類博主越來越多,西方主流媒體原有自帶濾鏡抹黑中國的做法就越來越沒有說服力,那種希望從意識形態上圍堵中國的勾當就會失敗。
屆時,隨著中國海外形象的改變,中國產品以更高品牌附加值走出去也變得順理成章。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