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開始得帕金森病”
就在4月11日這一天,這個從1997年開始第2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到來之際,這個看起來很“驚悚”的話題不失時候的沖上了熱搜,不僅一般的媒體不能免俗,連CCTV也來湊了把熱鬧。
當然,點開這條新聞,耐著性子看完了全文后才發現,很多時候正規媒體和自媒體也沒什么區別,也是喜歡玩標題黨的。只不過自媒體一旦做得過了就可能遭受處罰,但人家也這么玩卻什么事也不會有。
你看,前面大段的篇幅都是在介紹帕金森這種疾病,通篇介紹下來,一直到最后才提了一嘴“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傾向”。注意,帕金森的平均發病年齡是60歲。按照這個標準來算,只要低于50歲得了帕金森就可以算“年輕”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帕金森患者存在年輕化的趨勢,這個倒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時代,出現年輕化趨勢的疾病又何止一個帕金森。
就拿和帕金森病比較接近的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癡呆癥來說吧。
注意,帕金森不僅僅是手抖那么簡單,帕金森其實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如果不理解這里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這個概念,想想老年癡呆這四個字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帕金森其實就是大腦神經出了問題,癡呆也是帕金森的癥狀之一,只不過沒有阿爾茨海默病那么嚴重罷了。
還記得去年年初報的那起19歲確診阿爾茨海默病的那名少年嗎?
早在17歲時,他便已經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年之后,甚至連自己前一天做過什么,放過的東西,甚至吃沒吃過飯都無法記得。
連續輾轉數個醫院,確診時連醫生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后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阿爾茨海默病案例發表在了國際醫學期刊上。
當然,人家醫生也出來解釋了,這個屬于極端案例,一般人并不需要為此擔憂。
但那么多疾病年輕化,一句個例顯然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有人說,這與生活壓力、工作壓力有很大關系。
這個當然不能說有錯,但恐怕也只是一方面,畢竟生活嘛,無論到什么時候壓力也是小不到哪里去的。以前的生活壓力恐怕還要更大一些。
排除了生活壓力問題,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食品問題了。
記得在哪本書上曾經看到過,
其實就是由他吃進去的東西所組成的。
從前你吃過的東西,才造就了現在的你。
既包括你的骨骼,你的肉體,
當然也包括你的大腦和神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