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電腦與影像科技的不斷發展,放射治療設備已經從過去的機械式操控的鈷-60時代,進步到了現在的電腦操控的直線加速器。
鈷60治療機
近年來,直線加速器還配備有多葉式準直儀和電子驗證系統,使得治療更為靈活、準確。直線加速器,顧名思義,是使用直射式X光照射,其靈活度受限于機械臂的旋轉速度,因此照射的設計存在諸多限制,其照射范圍大多被限制在40x40cm以內。
直線加速器
未來的放射治療
而未來的放射治療,其X光照射方式將使用與電腦斷層攝影類似的螺旋斷層掃描方式進行,這將極大地改進照射的靈活度和可塑性,使照射范圍內的劑量分布更為理想。這就是新一代的“多模式螺旋斷層放射儀”(TomoTherapy)。
武漢濟和醫院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
它的構造原理是在電腦斷層掃描儀內放置6百萬電子伏特的X光加速管,并配置兩層電腦操控的氣動式多葉式準直儀(multi-leaf collimator),兩邊的葉片能夠非常高速地交錯開啟或關閉,用來調節放射線束的照射強度。
其目的是在螺旋照射時,準直儀可以阻擋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到正常組織。同時,治療床也在緩慢移動,通過圓環型機架的中心引導病患。因此,每當加速器環形旋轉照射時,它的射束會照射在病患的不同平面上,實現最理想的、真正的多角度、多切面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當然,多模式放射治療儀與電腦斷層掃描構造一樣,具有環狀影像信號探測器,它可以把由6百萬電子伏特加速管產生的高能X光射線穿過人體造成的信號轉變成影像,被稱為高伏特X光電腦掃描影像(Mega-Voltage Computer Tomography, MVCT)。
這樣,當病患每天接受放射治療時,可以先接受MVCT掃描定位,確定治療部位準確無誤后,立刻進行螺旋斷層放射治療。
多模式技術特點
多模式是指該設備能執行現代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模式,包括強度調控放射技術和影像導引放射技術。
前者是指在螺旋斷層照射時,成千上萬的分照野,其劑量強度均不一樣,使得腫瘤處可以接受高劑量強度的放射線,而正常組織或器官只接受低強度的照射;后者則是每次放射前,先以電腦斷層掃描獲取要治療部位的影像,確認精準無誤后,便立刻進行強度調控技術照射。利用多模式放射治療儀執行上述兩種技術,在治療各種不同的癌癥時,時間花費大多在10到20分鐘內便能完成。
因為采用螺旋斷層模式照射,并不像傳統直線加速器有照野大小的限制,螺旋式照射可以從頭部旋轉到足部,沒有照野連接的問題。
多模式放射治療儀的治療流程
通過電腦斷層(或正子斷層)模擬定位儀獲取治療部位影像,由專科醫生繪制腫瘤位置及相關正常器官位置,再設定腫瘤治療劑量與正常器官合理輻射安全劑量,并使用多模式治療計劃系統設計治療路徑。最后由醫生選擇及評估最合適的治療計劃設計。
病患每天治療前,使用高伏特X光電腦掃描影像確認治療位置正確,最后進行螺旋斷層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治療適應癥
腦部放射治療
非侵犯性腦部立體放射治療——針對三厘米以內的病灶,或腦部小病灶或腫瘤,使用多模式放射治療儀,可以免除傳統的侵犯性固定器,減輕病患的痛苦和恐懼感。
頭頸部惡性腫瘤——多模式放射治療在放射物理表現上,對腫瘤劑量分布的準確性和均勻度極高,能確實減低對鄰近正常器官或組織的輻射傷害。
肺癌——針對肺部惡性腫瘤照射時,其放射線分布的順形性和可塑性表現極佳,可降低對正常肺臟組織、心臟及脊髓等的輻射傷害。
前列腺癌——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受膀胱和直腸的前后夾擊,使用多模式放射治療可以減少膀胱炎和直腸炎的發生率。
全身骨髓照射或頭部與脊髓照射——對于骨髓移植病患需要進行全身骨髓照射,或腦部惡性腫瘤轉移至脊髓時,多模式放射治療儀能提供均勻且精確的放射劑量分布,且治療時間短。
轉移性腫瘤的治療——針對在同一器官多處轉移的癌癥,多模式螺旋照射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利用斷層方式照射多處轉移病灶,降低對正常臟器的傷害。
結論
多模式放射治療儀不僅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顯著優勢,還能在每天的治療過程中利用斷層掃描影像評估治療效果,及時為醫生提供反饋,以調整治療方案。
武漢蔡甸腫瘤放療中心——武漢濟和醫院腫瘤科,不僅引進了全球領先的放療設備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還配備了熱療、海扶刀、微波消融等諸多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力求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