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子劃屁股,真是開了眼了。
5月28日,滁州市發布了關于滁河水體污染處置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說明了導致滁河魚蝦死亡事件的河水污染確系某化工廠污染物外泄所致。
另外通報還說,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已對失職瀆職干部進行處理,全椒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被免職。
環保無小事,金山銀山比不了綠水青山。從“滁河水體污染聯合調查組”的通報來看,上到省委、下到滁州市委,對此事還是非常重視的。
但,讓人云里霧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被問責的縣委主要負責官員里,究竟是誰被免職?
目前看,把茅臺掛在嘴上的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竇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
曾在媒體面前說了實話的水利局黨組成員楊俊,以及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生態環境分局辦公室主任楊仁義,受到了什么處分暫不明了。
但無論是竇平、楊俊,還是楊仁義,這些人只是此事件中的幾個小蝦米,其級別遠遠達不到縣委主要負責同志。
那么,因滁河水體污染失職瀆職而被免職的縣委主要領導究竟是誰呢?是全椒縣的縣委書記,還是擔任副書記的縣長?又或者是分管生態環境、或者水利的哪個常委?
令人遺憾的是,發布的情況里并沒有說明,而是籠統的以一個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被免職來替代,這讓群眾浮想聯翩。
這種遮遮掩掩的問責,又使問責陷入了之前面對水體被污染而把茅臺掛在嘴邊,企圖蒙混過關的那位竇局的那個怪圈。
心存僥幸、遮遮掩掩從來不是處置輿情的最好方式。大事不會化小,小事更不會化了,一切試圖蒙混過關的行為,只會引發更大的輿情。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凡是為民親民的官員老百姓都記在心上,凡是失職瀆職不作為,甚至與污染企業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同流合污的人,最終都會在群眾的質疑聲中原形畢露。
與其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當地對此事還遮遮掩掩,我認為不如大大方方將究竟誰被免職說得清楚,更容易取得群眾的諒解,也能讓網友看到當地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真正決心。
否則,我們有理由懷疑,所謂的縣委主要負責人被免職的情況通報,只是一個愚民的煙霧彈。
相比這份讓人云里霧里不知所以的情況通報,竇局長和楊黨組在面對鏡頭時的表現,反而顯得敞亮的更多。
他們一個敢懟,一個敢說。與那些辦事敷衍了事,說話云遮霧繞的人比較,此等實話實說的官員反而是官場的兩股清流。
問責追責不是嘴上說說,更要真刀真槍來實的。如果此次不說明究竟是哪位縣委主要負責人被免職,恐怕將來會引發更多地方效仿。
從這方面來看,滁州市無疑開了一個“壞”頭。
河水污染能治理,但作風一旦也被污染,又該怎樣才能治理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