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我先分享一個身邊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路邊步行,前方一個母親拉著孩子的手邊走邊說教:
以后你買的甩炮(一種小孩兒玩具)不要給其他小朋友玩兒知道不?你的零食自己吃,不要分享哦,聽到了沒?
小孩兒低頭:哦了一聲,問為什么呢?
媽媽回答:不要吃虧啊,咱們自己花了錢憑啥給別人呢,記住不要吃虧啊!
我在后面聽著母子對話,笑著搖搖頭,感嘆一句:
心窮的媽媽,養不出貴氣的孩子。
先富養媽媽,再富養孩子,如何才叫富媽媽呢?
富養母親內在的智慧和品質
在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有一位母親那是萬古流芳,她就是亞圣之母孟母。
我們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小時候,孟家居住在屠夫的旁邊,頑皮的小孟子每天玩殺豬游戲,那殺豬的動作相當標準熟練,孟母一看我兒心性如此殘忍,在這種環境中長此以往我兒成為殘暴之徒。
于是搬了一次家,后來小孟子又玩起了哭喪埋人的游戲,小小年齡學會了哭爹喊娘一套哭喪的本事。
原來旁邊住著一家喪葬品銷售的店鋪,孟母一看不行啊,再這樣下去我兒不成了職業哭喪的嗎?
這回孟家搬到私塾旁邊,讓孟子天天跟著讀書人學習圣賢文化。
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我們看出孟母對小孟子整日跟閑雜人等廝混,不學圣賢的惡習洞若觀火,并且深知環境熏陶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孟母是一個頗具前瞻性大智慧的母親。
我們再來看看,孟子進入學堂后,就會好好讀書嗎?非也,哪怕是圣人孩童時期仍然貪玩兒。
那孟母怎么教育貪玩兒逃學的孟子呢?
咱們中國有一個典故叫做:斷機教子。
話說,小孟子上學也逃學貪玩兒,有一次他逃學回家,此時母親正在織布,母親看到孟子后沒有大吵大罵,而是拿起剪刀把正在織的布,從中剪開。
此時,孟子驚慌的哭泣著問:
母親,這布是母親夜以繼日才織成的啊,就這樣剪了,母親的心血豈不是半途而廢了嗎?
此時孟母回答:
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今而廢之,是不于斯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
大概的意思是,你啊今天荒廢學業,就如同我剪斷了織好的布一樣,這布是我一針一線,辛辛苦苦一寸一寸地織成經緯線,再成布匹,并非一日之功。
而你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你荒廢了學業就如同我剪斷了織好的布,半途而廢啊。
母親拿織布來啟發兒子學習的道理,告訴兒子要有恒心完成學業,后來小孟子因為這一次的啟發奮發圖強的學習,最終成了圣賢。
我們看看孟子的成長故事,一個內心充滿智慧的母親到底多么了不起。
如果沒有如此偉大智慧的母親,或許中國璀璨的文化中就會少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一個內在充滿大智慧的母親,才能明白如何教出智慧的孩子啊。
富有的堅忍不拔的品質
前段時間,我刷到郭繼承老師講述自己老母親的故事。
郭老師講述,小時候家里窮,負債累累。
那個時候大夏天下午三十七八度,曬的頭昏腦漲,下午一兩點,別人都在家乘涼,但是郭母帶著小時候的郭老師頭上頂著濕毛巾下地干活,給棉花摘蟲。
小時候的郭老師滿腹牢騷地說:這么熱的天,為啥人家是四五點下地,我們一兩點干活?
郭母回答:
孩子,咱家欠別人一萬多塊錢,咱家沒有本事,又不會做買賣,又沒有拿固定工資的,咱們只有在別人在樹蔭下扇扇子的時候,咱們拼命的干,多一斤棉花,才能多一份收入啊。
郭母沒有讀過一天的書,但是點點滴滴做人做事兒迎難而上堅忍不拔的品質,卻影響著郭老師的一生,讓郭老師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從不懼困難刻苦頑強。
大家看了這個故事,作為父母反省:你們身上有什么樣內在的力量和品質傳遞給了你的孩子?
倘若母親遇到困難畏畏縮縮,整日怨天尤人,好吃懶做,自然也把你身上一堆惡習傳給了自己的孩子。
體恤底層人們艱辛的慈悲心和責任感
當今奉行窮人富養子,我們看看“跳水皇后”郭晶晶如何教育子女的?
口罩期間,郭晶晶捐款7000萬,帶著自家的孩子深入一線做義工,去關愛兒童,幫助困難家庭度過困難。
媽媽有仁愛心,有社會責任感,孩子跟著媽媽一起當義工關愛底層人們,自然也培養了慈悲心,仁愛心,對社會的責任感。
當窮人家的孩子在家當公主王子的時候,郭晶晶帶著孩子下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學習插秧。
她讓孩子們通過體驗勞動的艱辛,感悟到碗里的每一粒米來之不易,學會珍惜糧食,體會底層人們勞動的艱辛,學會尊重底層人民。
這才是一個真正“富有”的媽媽。
父母的點滴做人,就是最好的家教
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滿智慧,內在富有,心靈富貴,有著堅忍不拔和勤勞勇敢的品質。
但是我們捫心自問作為母親,你做到了嗎?
你教會了你的孩子是仁愛還是冷漠?是自私還是奉獻?是虛偽還是誠實?是懶惰還是勤勞?是逃避還是擔當?是膽怯自卑還是勇敢自信?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下崽會打洞。
當你期待你的孩子優秀的時候,試問你身上有何富有的智慧和品質傳遞給了你的孩子?
富養的媽媽,并非這個媽媽擁有一大堆的名牌包包豪車豪宅,而是這個媽媽有著富有的大智慧和思想,富有的仁愛和慈悲心,富有的堅忍不拔、勤勞勇敢的品質,富有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些富有的內在精神和品質,才是你們家孩子最大的財富。
富養你家孩子前,先學會富養你自己。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