殫精竭慮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為子女花錢,是家長人生路上必經之路。比如教育,比如報舞蹈班,上夜校各種輔導班。終不過是望子女成龍成鳳。
可當生活、事業、衣食住行、徒步旅行、路邊停車、免費碗筷,查成績、擺地攤、灌溉農田等處處都要收費時,這是奇怪且不可思議的。
當免費變收費,當欣賞山川風景也要收費,仿佛所有人只為錢而活。
山東菏澤有位家長網上說:給自己孩子查成績,竟然要花錢。
連續包月25,季卡88,年卡298,單月38。
或許共鳴,家長查成績一年收費300元相關話題,很快登上熱搜。初聽訝然再聽釋然,生意做到這份上確實夠厲害,誠然,既提供相關便利,交費使用理所應當。
不是說不該掙教育的錢,但不是什么錢都能掙。掙良心錢,掙多少那是本事。
但拿捏家長望子心切心理去掙錢,本質還是把握家長脆弱心理。
我們不禁要思考,教育該被拿來掙錢么?
教育初衷是什么?
當教育淪為金錢工具,我們還能給子女什么?若有一天教育不掙錢了,誰來教育?
宏觀上教育本質應是無功利性的,因為它能讓每個人在合適氛圍下學有所成。
有一說一,只聽山東這位家長說過于片面了些。看最新回應,該APP所屬公司已經有所回應。按其說法,否認了這位家長說查分需要花錢說法不實。
比如“看一眼成就就要錢”
“看一眼要38”等。
第一該APP屬于公司獨立研發,是通過了備案的教育類教學工具。第二APP分基礎功能和訂閱功能,前者包含查分數、小題查分,答題卡查看用戶可免費使用基礎功能。
第三訂閱部分需按意愿自愿訂閱。
訂閱部分主要是學情分析功能方面,比如全科分析和單科分析、成績趨勢、失分統計,知識點分析等重點提醒。根據山西用戶反饋,能免費查成績,只是看排名和分析要收費。
如此看山東這位家長確實以偏概全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位家長說的真是“查成績收費”這個問題嗎?
她說的是為什么給孩子查成績,看分析等要花錢,教育不該是這樣;她說的是,教育不該是掙錢的工具。
我認為這才是她的言下之意。
據了解老師在群里回復說:該APP是牡丹區統一使用,使用自愿在咱家長。
看得出老師也頗為無奈。
若所言不虛,那這app應是校區方面統一給家長們使用。可能還有合作關系。
若是合作關系校方更該給予家長便利。家長不是香餑餑,孩子更不是唐僧肉誰想想咬一口,這才是當下最畸形的存在形態。就該APP而言功能確實強大,分析全面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工具,你說公司要靠這個掙錢可以。
但你說本著自愿,也確實是自愿。
按上面所言,查成績免費但只是基礎功能,但實際幫助僅有一串數字,家長真正關心的都在付費閱讀上。作為家長若是關心子女,即便再不舍,恐怕也想看看吧!
有家長說首月10,其實也是拿捏心理。
總得來說,家長也好APP也罷都沒有錯,家長望子成龍成鳳,但利用家長這種心理去干這些事確實難以言說。但是,APP開發和分析數據本來也是人家公司提供,相當于從無到有,學校能夠提供的有限,那按知識付費似也合理。
那你說誰錯了?都有自己理由。
我認為過于給孩子高期待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同時也讓子女陷入更大的困頓中。家長越是心切,反倒弄巧成拙。
最合適的辦法是培養孩子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全面精通各科理論的。
那些但凡歷史留名的,他們一定是在某一方面天賦突出,進而著重培養天賦。所以家長要做的是順應教育規律,關心孩子成長,培養子女興趣才是正解。
所謂關心則亂,當你把一切看淡,把選擇選交給女子。
沒了軟肋,他們便不足為懼。
尊重孩子想法,培養女子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不強求,順其自然,人生引導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