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力量卻總是出人意料。洪水無法阻擋,但我們可以在面臨洪水時做出正確的反應。"
據重慶市墊江縣防汛救災指揮部消息,受強降雨影響,截至7月11日,墊江縣有4人因地質災害死亡,2人溺水死亡。重慶市5個區縣啟動地質災害四級應急響應。7月11日,重慶市墊江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澄溪鎮胡家灣降雨量達254.6毫米,為墊江縣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日降水量。澄溪鎮出現內澇,部分道路被淹,有居民被困,共轉移群眾六千余人。
今年6月以來,湖南多地持續了半個月的降雨,造成多地出現洪澇及地質災害。
7月5日下午,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鄉團北村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決口,決口面曾一度擴大至226米,造成47.64平方公里的垸區被淹,占團洲垸總面積的92.5%,7680名群眾緊急轉移,造成重大經濟財產損失。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李強總理作出批示。根據習近平指示和李強要求,國家防總、水利部、應急管理部已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湖南省、岳陽市黨政負責同志也親臨一線指揮搶險救援。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遭遇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峻的汛情,特別是7月1日汨羅江流域的大范圍強降雨,導致水位快速上漲,多個鄉鎮受淹嚴重,山體滑坡、道路中斷、房屋垮塌、洪水漫溢等災情頻發。這場暴雨已致36萬余人受災,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如此迅猛的洪水從何而來?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劉紅武分析,7月1日凌晨4時到中午12時的8小時,平江降雨達到了特大暴雨的量級,有些站點降水超過300毫米。降雨發展之前,整個空氣處于高能、高濕的環境場中,凌晨低渦進來以后觸發了對流的發展,多個對流云團在平江不斷生成、發展、加強,導致8小時內降雨非常強,小時雨強達到了50毫米以上。
夏季高溫多雨,汛情一波接著一波,各級應急救援機構迅速啟動預案,趕赴一線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顯得渺小而脆弱,然而,正是這種力量的對比,激發了我們對抗自然災害的決心與智慧。每一次的自然災害都考驗著每一座城市的應急反應能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迅速而有效的應對策略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這不僅是減輕災害影響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我們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關鍵步驟。
星地多網融合調度平臺是專門為與時間賽跑的應急救援而設計的,它如同一座無形的橋梁,連接著前線救援人員與后方指揮中心,確保了信息的迅速傳遞與決策的高效執行。
該系統平臺集成了音頻、視頻、數據等多種通信手段,實現了信息的高度融合與實時傳輸。在搶險救援過程中,各級指揮部能夠通過系統實時掌握現場情況,科學調度資源,確保救援力量精準投放。系統具備強大的跨區域通信傳輸能力,即使在公網信號中斷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北斗三號短報文衛星、天通一號衛星以及寬帶衛星等手段,保證信息的暢通無阻。
系統的便攜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使得救援團隊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建立起指揮中心,迅速展開救援工作。系統還提供了統一的指揮平臺,使得各級政府部門、救援隊伍能夠協同作戰,提高救援效率。
面對洪水的嚴峻挑戰,我們需采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強化監測預警系統,確保及時捕捉風險信號;其次,嚴格執行防御預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再次,做好全方位的應急準備,以應對突發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星地多網融合調度平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們構建智慧防汛抗災體系的核心。該平臺不僅提升了我們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是構建現代化應急救援體系的關鍵工具,更是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安寧的堅強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