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你記住,你別人不一樣。
無人在意的角落,《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守護》悄悄上了架。
平淡的票房,絕跡的討論度,宣發的寒酸都在明示這電影正在遠離主流。
你說它有情懷加持,但新片不如《卑鄙的我4》,也不如復播的《你的名字》;
你說它日落西山、無人在意,但它又能踩頭國產佳作《落凡塵》。
那個主題曲被全民傳唱、那個敢豪賭動畫電影老大哥、那風光無限的喜羊羊為什么變得如此“落魄”了呢?
01`斷層
一個很很直白的問題:喜羊羊知名度那么高,為什么吸金那么差?
因為,它正在遠離它的觀眾。
你在影院選動畫電影時,喜羊羊的唯一優勢似乎就是“耳熟”了。
作為IP本應該擁有對其它作品優勢的核心觀眾,他們卻和這部動畫漸行漸遠了。
喜羊羊首播是05年,這橫跨20年的動畫壽命,也讓首批小朋友變成了社會里獨當一面的分子,“羊狼合家歡”的也不再具有親近力。
休閑低幼的畫風,老套的故事觀,甚至羊村們的集體“醫美”都在疏遠他曾經的觀眾們。
其次,喜羊羊內容不曾擁有連貫性。
一個是當時國產主流的“按季創作”,同類競品可替代多;
二是經歷資本交易,團隊變動等因素,喜羊羊的“斷更”和風格變化。
這些都導致觀眾沒辦法持久形成追劇觀感,也難以培養忠實的粉絲。
最后,喜羊羊宇宙的「繁多的系列」讓喜羊羊的更像一種“貼牌”存在。
觀眾斷層、內容變動、壟斷性消失,都在導致喜羊羊系列的IP價值不斷被消磨。
02 `錯失
如果說奧飛重金買入喜羊羊只是為了當吉祥物,那多少像個段子。
可現真實世界里,努力不一定代表著成功。
喜羊羊22年回歸大電影,今年請回喜羊羊之父黃偉明回歸,互聯網周期性更新喜羊羊的咨詢和變化...
似乎團隊真的很努力,但效果呢?
要知道奧飛作為行業里食物鏈頂端,旗下的IP并不少,但失敗的故事同樣多。
有妖氣買進賣出、國漫精品的“慢工出細活”、涉及全產業鏈卻虧損明顯...
15年大圣歸來,市場重新開始押注中國動畫時,喜羊羊系列大電影開始了斷更。
今年作品強烈的機甲風,也有推銷機甲玩具的嫌疑。
在電視霸權的消亡背景后,其在新一批兒童觀眾中的劣勢逐漸放大。
作為行業先驅者的收支不匹配,直接讓其在“賺的少虧得多”中迷離,風口沒撈到,優勢又不多,IP一度成為其食之無味的負擔。
沒法從頭開始變為“流量動漫”,又錯失穩住腳跟的兒童基本盤,那個人見人愛的喜羊羊逐漸變得擰巴起來。
在同行們卷內容,炫技術的同時,老前輩反而走起情懷、致敬、熱門元素堆疊的路子,這何曾不是一種諷刺呢?
03 `重心
#2024暑期檔#說實話,動畫電影這條路真很難賺錢。
包括熊出沒、哪吒、大圣歸來這些團隊也不能保準自己的下部作品就一定賣座。
它不像傳統商業電影,在把大綱和陣容的消息放出去就能預估收益了。
成本高、挑劇本、難估算,幾乎除了省演員公關問題外,所有電影難題它都有。
包括這次拉黃偉明回來當監制,還一次把《喜羊羊》和《開心超人》兩個IP一同放出,多少也像是次“燒點錢”的市場故事。
作品質量或許不是資本們關心的重點,反而像是場利幫助IP進行溢價的造勢。
票房高最好,但低了也沒關系。
只要換取到一定量的市場關注度就夠了。
因為這部分產生的延伸效應,就能帶動到其它領域的版權收益和估價。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勉強活下去,總比揮霍殆盡換翻盤更符合生存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