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有娃、二孩家庭,不少人都會想到東西多、物品雜。
有了小朋友之后,仿佛家就不再是我們可以隨意做主的空間。各種生活用品、玩具、繪本、衣物等占據了原本整潔的空間,日常陷入一邊收拾一邊亂的局面。于是,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有孩子的家就沒法整潔。
但是,空間的整潔真的只和家庭成員多少相關嗎?其實不然,孩子的到來或許會帶來更多的物品收納問題,但并非空間凌亂的關鍵。一個能夠長久居住、舒適自在的空間,需要的是足夠合理的設計規劃、方便高效的空間動線,以及落到實處的收納技巧。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這對北京夫婦的45㎡小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看完之后,或許你會發現,原來孩子不是破壞王,不會利用空間才是家亂的原因。
改造前、后戶型圖
房子位于北京,是一處很有年代感的“80后”老破小,狹長的一字戶型、不合理的空間布局,讓本就狹窄的空間變得更加局促,動線也呈完全混亂狀態;主次臥距離遠,客廳夾中間無采光,聽起來像是完全陷入了死胡同。
常住人口是夫妻倆和兩個女兒,面對如此戶型,一家四口如何住出品質感,提升舒適度,成為設計的關鍵所在。而這對于恒田設計團隊的設計師來說早已見怪不怪,同面積類似的戶型,他們已經給出過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次針對屋主一家,他們又量身定制了一套契合的改造方案。
· 合并原客廳和次臥,在15㎡的空間中打造出2個樹屋+1個主臥,直接解決兩個孩子和父母的私人空間。
· 原主臥面積稍大且挨著陽臺,便將其改造為公共空間,并打通廚房,與廚房形成LDK多功能區,集客廳、餐廳、廚房以及書房、練琴房等于一體。
· 在公區私區各設立一個衛生間,高效洗漱不互擾。
· 擴寬玄關走廊,打造家政區、洗漱區,提高走廊功能性,優化動線。
首先,設計師利用玄關右手邊的承重墻面做了一組半米寬的小鞋柜,用來儲存應季鞋。
其次,盡可能開發利用走廊墻面,安置趣味洞洞板,掛放頭盔、包包、拖鞋燈各種小物品;里面還藏了一面穿衣鏡,開合自如。(因為墻面正對著兒童房、做出可開合式比較舒適)
重點來了,原本雞肋的走廊,如今變得亮堂又實用,家政間和洗漱區都安置在了這里,讓每一處面積都不浪費。為了解決光線問題,設計師利用整面軟膜天花,使得頂部無死角照亮,眼睛直視也不刺眼。
家政間、洗漱區內部收納系統
洗漱區嵌入洗衣機,緊挨著就是家政間。家政間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收納柜用于囤放各種洗護用品,下方洞洞板垂直收納吸塵器、洗地機等電器,還有隱藏式的臨時抽拉晾衣架,這樣一來,洗衣機洗完衣服便可以直接晾曬在這里。
洗漱區其實是被外移出來的,方便更好的服務于玄關、臥室、衛生間,格局清晰,大大優化了動線。同時也實現衛生間的干濕分離,提升早高峰的使用效率。
為了橫向延展視覺空間,設計師選用了106x135cm的超大鏡子;水池旁邊還選用了水立方玻璃作為隔斷。
晨起洗漱時,只打開吊燈,這里就會映出油畫的效果,柔和的光線不刺眼,很有朦朧的氛圍感。
家政間和洗漱區對面的墻則選用了磁吸琺瑯板,用來滿足孩子們的“情緒表達”。
剛上小學的孩子還不具備和成人同等對話的能力,“涂鴉”這種形式,是比“說、寫”更能明確表達孩子情緒的方式。
琺瑯板既能拼積木也能畫畫,孩子在這里能夠盡情DIY,表達自我。而且它很好清理,一擦就干凈。
客廳,可以說是家庭回憶的發生地。因為功能實在是很豐富:這里是孩子們練舞的地帶、長輩留宿的空間,還是水吧、書房、練琴房......功能齊全活動區域寬敞,兩個小朋友也完全玩得開。
因為客廳面積不算大,選了一款可以展開的小沙發,實現沙發與床的隨意切換;沙發上方也增加了收納柜,旁邊是水吧兼書柜,處于半開合狀態,不會過于壓抑,并用藤編收納籃隱藏雜物,更顯整齊;推拉柜門是背漆玻璃,這樣姐妹倆也可以在上面涂鴉創造,還可以當做鏡子使用,跳舞時映出身姿。
沙發對面是個mini練琴房,設計師在這里做了一個拱門造型,將鋼琴包裹住,據孩子反饋,這樣彈出來的曲子更好聽,有混響的效果。鋼琴隔壁巧妙地嵌入冰箱,既可以就近服務于廚房和客廳,也使得這部分空間更加規整。
陽臺兩側也沒閑著,被規劃成了姐妹倆的學習區,洞洞板輔助收納、隨意發揮。
屋主希望給姐妹倆創造一個無論是睡覺還是學習、活動都可以一起的環境,哪怕會吵吵鬧鬧也沒關系,因為連接和記憶是在碰撞中產生的。等到她們長大后,回憶起一起彈琴、演唱、閱讀,一家人逗鬧的場景時,這些點滴可以賦予她們力量。
廚房設立于客廳與走廊之間,打掉半面墻改成了開放式格局,走廊的長度從4米變成了3米,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也使得室內的光照更足,視野更大。
調整后,廚房不再是無光陰暗的環境,半開放格局也可以增加互動性。屋主笑著說:“終于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廚房忙活了,準備食物時,看見女兒們在客廳跳舞、彈琴、學習,這種陪伴感非常開心。”
廚房內的收納系統同樣很完善,各個角落都利用了起來,保障了臺面空間的整潔度。而且燃氣灶下方柜體可以全部抽走,方便檢修;之后如果想安裝洗碗機,也可以利用這個位置,沒有后顧之憂。設計師見縫插針,還在旁邊做了一面只有15cm深度的側柜,用來存在大大小小的調料瓶,收納和拿取都方便。
側墻安裝上的單臂燈可以根據用餐模式多角度調節,也可以輔助廚房照明。
對面設置可調節餐桌,為就餐模式提供多種可能性。人少時當做吧臺用,人多時橫向擺放可供家人朋友聚餐使用。
移動電視拉過來,姐妹倆就可以一起看電視、上網課等,樂趣多多。
新建的衛生間挨著廚房,磨砂玻璃門保護隱私也不影響采光。有了這個衛生間,不僅方便了在公共空間的人使用,也能緩解日常“高峰期”多人搶衛生間的尷尬。
內部清爽利落,壁掛馬桶、窄而長的洗手盆、側裝的水龍頭,都節省了不少面積。小熊造型的鏡子、蕾絲櫻桃小窗簾,在細節處體現了滿滿的童趣感。屋主很喜歡為孩子們挑一些可愛的單品來豐富空間,在她看來,就像是“重新把自己養了一遍。”
回到玄關位置右側,原本共15m2左右的小暗廳和次臥,被設計師改造出了3間臥室:兩個樹屋兒童房,一個主臥,他們相對獨立,又在暗中連通。
樹屋對面做了組內嵌衣櫥,貼合墻垛,深度只有22cm,作為玄關的補充收納區,用來掛放大人的次凈衣,輔助收納玄關的鞋。這樣空間也顯得更加規整了。
孩子們的樹屋非常溫馨有趣,就像個小迪士尼樂園。木質元素搭配清新的綠色、白色,還有小窗戶、木質房頂的結構設計,在細節處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夢幻空間。
上下兩層的設計很好緩解了面積小的困擾,讓姐妹倆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且滿足了她們喜歡爬上爬下到處探索的樂趣。
在兩個樹屋中間,設計師還做了一個拱形洞,「鉆洞」是姐妹倆最愛的活動之一,可以經常互相串門。小梯子輔助登高,帶有滑輪,也不重,方便移動。
一些樹屋細節
床頭打造了個超薄的壁龕,用來擺放她們的小玩偶。
下部空間是游戲樂園,1米高度剛好合適。每個游戲樂園都設置個86x60cm的小衣柜,里面搭配抽拉衣架,足夠放姐妹倆四季的衣服,也能順便培養她們的自主能力。沙發和地毯也是她們自己選的,可可愛愛。
在這個家中,姐妹倆都有著自己的專屬空間,掌握著自主選擇權來挑選喜歡的顏色、衣服、玩具,她們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自我認識,也不會因為“別人有而我沒有”而傷心怨憤。
樹屋隔壁就是主臥了,它們之間也有扇拱形小窗戶,并選用了木百葉窗來調節控制光線和隱私,完善木屋風格。而且這樣還呈現出一個有趣的模式,每天爸爸媽媽都可以通過這扇小窗叫醒女兒們,夢幻感十足。
主臥陳設簡單,但功能完善。考慮到現在姐妹倆還是很喜歡和和父母粘在一起,所以選用了2 x 2.1m的大床。床頭內嵌有收納柜,用來存放衣物。床體下方也做了抽屜和榻榻米,用來收納過季衣物和大件被褥。
收納內部構造圖
衣柜內部,根據使用頻次和習慣來規劃格局,包含了掛衣區、疊衣區以及低頻物品區,清晰明了方便使用。
洗漱區單拎出去后,設計師改變了衛生間的入口方向。如此一來,無論孩子還是大人起夜都不用再穿過走廊,十分方便又有安全感。
同時為了避免夜晚水流聲影響睡眠,施工時已經將水管包了很厚的隔音材料,提前根除問題所在。衛生間內淋浴區、如廁區分離,方便多人使用;壁掛馬桶更節省空間,平時清潔也不擔心衛生死角問題。
隨著對生活理念和空間的深入了解,我們會發現,無論家庭規模如何,通過精心規劃和有效管理,每個家庭都能擁有既實用又充滿愛的居住環境。
這個家很小,但也真的很有愛。不僅將各種功能區都安置妥當,也于很多細節處體現著設計師的貼心周到,以及屋主一家對生活的熱愛、對孩子的關愛。它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樂園,也是成人放松和享受生活的避風港。它需要的不是任何一方的退讓或犧牲,而是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和共同努力。
畢竟,家是愛的港灣,無論大小,只要有愛,就有無限可能。
編輯|Kiki
文字|葡萄
設計與圖片來源|恒田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