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葉劍英元帥的大女婿,19歲入黨,62歲成國務委員,65歲當國務院副總理,被人稱為“樸實無華的好總理”。
他在政途上的這些成就,與岳父基本無關,他的父親也是知名愛國人士,而他的能力更不用多言,是他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上去的。
他是誰?
他叫鄒家華,1926年生,他能走上革命道路,與父親鄒韜奮的關系很大。
鄒韜奮,曾跟過黃炎培,1926年擔任《生活》周刊主編,以犀利的文筆揭露和抨擊黑暗勢力。
九一八事變后,他與沈鈞儒、厲麟似等人組建愛國組織,全身心投入抗戰。
然而,他們的舉動觸怒到了當局,隨即被逮捕入獄,史稱“七君子”事件。宋慶齡、何香凝等社會名流既震驚又憤怒,紛紛出手相救,他們這才免受皮肉之苦。
1944年,鄒韜奮因病在上海醫院離世,年僅49歲。
父親走的這一年,鄒家華才18歲。多年來,他深受父親的影響,參加了不少抗日愛國活動。
父親去世后,他沿著父親所走的道路,在淮南參加新四軍,走上革命道路。
第2年,他入黨,19歲。
不久,他被調到東北,在松江省哈東擔任地委秘書。
新中國成立前后,為培養大批技術人才,中央開始往蘇聯送學生。
鄒家華被選中,跟著一大批學子來到蘇聯留學,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院機械制造系學習。
在這里,鄒家華不僅學到了知識,也收獲了愛情,他與葉劍英的大女兒葉楚梅相識、相愛。
當葉楚梅告訴葉劍英,她已和鄒家華相戀時,葉劍英很是高興,后來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他們的結婚請求。
回國后,鄒家華被分配到沈陽第二機床廠工作,從工藝科工藝師做起,一直做到廠長。
60年代初期,他被調回北京工作,在第一機械工業部擔任要職。
然而,特殊時期到來后,夫妻倆都受到了沖擊。他們是有一個在中央的父親,不過保護不了他們,因為他自己也受到了相應的沖擊。
1972年,鄒家華被重新啟用,回到一機部機械研究所就任黨委副書記。
經歷過磨難,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手上的工作絕不能停,而且必須要做好,如若不然,將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影響。
80年代,他被提拔到國防科工委工作,擁有更大的平臺。
他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解放思想,利用所能行使的職權,從國外引進外資和核心技術,極力推動國家工業技術的發展。
1986年,葉劍英離世,鄒家華悲痛不已。以前岳父在的時候,或許能幫他更多的忙,往后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80年代末,鄒家華進一步被重用,擔任國務委員兼機械電子工業部部長。
1991年以后,鄒家華正式登上人生巔峰,成為國務院副總理、政治局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在擔任副總理期間,他依然像以前一樣樸實無華,非常低調,因此有人稱他為“樸實無華的好總理”。
2003年,他結束九屆人大副委員長的任職后,就退了下來,過上了退休生活。
如今他還健在,已9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