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汽車前擋風玻璃上貼著一個美國國旗車貼,一個路人要求車主撕掉。車主連懟了十來句“跟你有毛關系”。路人拿出證件自稱是退伍軍人,拉開車門數次試圖動手撕掉,雙方發生激烈爭執。
最后,路人憤怒報警,懷疑車主是間諜。然后輔警來了,此事最后如何收場,不得而知。
1、車主是在懸掛美國國旗嗎?
絕大多數人在指責這位自稱退伍軍人的路人,也有朋友援引外交部《關于涉外升掛和使用國旗的規定》:在中國國內,凡同時懸掛多國國旗或者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旗幟時,必須同時懸掛中國國旗。在中國國內,中國國旗與多國國旗并列升掛時,中國國旗應當置于榮譽地位。
外交部的規定很清楚,一是涉外場合,二是升掛和使用國旗。
車主的場合顯然不是涉外,也不是使用,當然更不是升掛了。
那個所謂的美國國旗,充其量是一個標識,一個圖案。
如果這位路人的指責是合理的,如果車主必須把這個車貼撕掉,如果從此嚴禁使用這種相關的標識,那么可壞菜了。
我在京東上隨便搜了一下,美國國旗圖案,有以下商品在應用:車貼、車內掛件、棒球帽、皮夾克、鑰匙鏈、體恤衫、徽章、魔術貼、手機殼、枕頭被子,甚至連男士內褲都有美國國旗元素。
如果想讓這位車主服氣,那么這些東西應該全部禁止制作、銷售才行。
說一句并不離譜的話,上廁所小心點,內褲被人看見美國元素,是要被扒下來的。
不僅如此,英國法國加拿大甚至韓國澳大利亞等等,國旗圖案制作的商品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東西都不是在使用國旗,而是進入了更加廣闊的文化領域,既不違法,也不違背公序良俗。
前些年,身著美式宇航員或者飛行員樣式的皮夾克,騎上六缸的大摩托,讓小伙子感覺特別酷,這就是這種東西流行的原因。
如今這種衣服不太流行了,我一搜之下,發現如今的手機殼真是包羅萬象,全世界的元素都在手機的外飾上表達出來。
以后選擇手機殼小心點,太多圖案都帶有外國元素,小心有人看著不順眼,把你手機踩碎嘍。
2、報警的應該是誰?
更搞笑的是,男子報警了,我覺得這件事搞反了,應該是車主報警才對。
攔截他人車輛,攪亂公共秩序,甚至打開他人車門伸手搞事,是不是尋釁滋事?
假如車主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二人發生激烈肢體沖突,車主是不是正當防衛?《第二十條》會如何演下去?
男子是個法盲,悲哀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個法盲,被懟得理屈詞窮之后,進而義正言辭地懷疑,車主是個間諜,然后,蠻不講理的人選擇了報警。荒誕故事也不敢這樣編吧?
大哥,間諜不是這樣的。自古以來間諜就不是這樣的,那老電影《羊城暗哨》《黑三角》《斗鯊》里面的特務,不是女傭人,就是賣冰棍的老太太,或者是老實巴交的面相。
我們小伙伴當年看了這些電影,一直想著抓特務,走在大街上,賣冰棍的老太太最吸引我們,不,吸引我們的是冰棍。
《黑三角》劇照
雖然那些老太太一個個不懷好意,看起來像特務,但是我們并沒有揪住她們;想不到過了40年,一個成年大老爺們上演了這樣一出活喜劇,這智商還不如小學生。
3、怎么會如此沒文化?
對這類事件,倡導包容心態是一種奢望,根子是沒文化,而且他們不知道自己沒文化,不解決沒文化問題,怎么談得上包容心態?
有人說這件事反映了文化沖突,我說您太高看了,哪里有什么文化?
這位路人穿的體恤,上面印著英文字母,用變形表達漢字,然后滿臉正義,渾然不知自己的可笑,他的文化何在?
他的小學老師肯定沒有教過他這些道理,因為這些不是知識,而是常識。
車主的體格大概跟這位路人差不多,假如車主是個文弱的女生,會不會被從車里拖出來,挨一頓打?
好在雙方只是爭執。我不知道警察來了,有沒有提醒這位路人,他是可笑的?
只要社會不盡到自己的義務,那么戰馬就仍然會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