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重點為大家搜集全獎博士招聘信息為大家的申請提供便利。同時,我們的輔導老師免費為大家進行申請前的指導,為大家解答申請各國(英國/澳洲/新西蘭/歐洲/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區)碩博的優劣勢,以及例如offer兌換這樣政策解讀。
導師介紹:
黃緯博士將于2025年1月于物理系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擔任校長青年教授(Presidential Young Professor)。于2019年在全球領先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硅量子計算中心Andrew Dzurak組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繼續從事四族半導體材料中的量子計算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硅鍺半導體中的量子比特邏輯門的表征與噪聲機理;
- 半導體量子比特的可擴展性,包括利用核自旋的長相干時間作為量子存儲器、量子點之間的高質量比特傳輸,以及1K高溫下的量子比特控制;
- 不同的IV族異質結材料和二維材料在量子計算中的應用潛力。
相關成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在《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Nanotechnology》《PRX Quantum》等雜志上。
課題組介紹:
課題組專注于半導體量子計算的研究,旨在突破摩爾定律的限制,開發具有良好擴展性和長相干時間的通用量子計算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探究半導體量子自旋比特的噪聲關聯機理和可擴展性挑戰,并開發超導共振腔與遠程耦合技術,以提高量子計算的擴展能力。
主要研究項目:研究團隊將主要關注半導體量子自旋比特的噪聲問題及其可擴展性。噪聲問題是限制量子比特操作的主要因素,我們此前在單比特的噪聲機理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實現了高保真度的單比特和兩比特門。盡管這些指標已經達到了糾錯所需的閾值,但噪聲的時間和距離關聯性尚未在表面糾錯碼(surface code)中得到充分考慮,這些噪聲特性對量子計算有顯著影響。此項目將建立多比特系統中噪聲傳播的表征方法,并優化量子比特以實現長時間穩定運行。隨著量子比特規模的增大,電極的排布將受到很大限制,影響量子計算的擴展性。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將引入超導共振腔與電子自旋的耦合。我們將利用高質量材料,開發與硅基量子比特耦合的超導共振腔,研制高效、精確的電荷讀取和遠距離耦合器件。
申請要求:
- 物理、電子電信、半導體材料等相關學科的本科或碩士學位,有低溫測量和微納加工經驗者優先。
- 申請者需具備正直、勤奮、認真負責的品質,團隊協作能力強,優秀的英語口頭及書面交流能力。
申請截止于 2024 年 11 月 15 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