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衛星還能在軍事領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科技進步推動了太空探索,也就導致人造衛星的數量激增。
那么,作為世界三大強國的中美俄,分別有多少衛星呢?
UCS(衛星數據庫)在2022年4月30日發布了一組重要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發布時間為止,地球運行衛星總數高達5465顆,其中美國空軍衛星有103顆,商用衛星2992顆,軍事237顆,民用和政府分別是31顆和172顆。
也就是說,美國擁有的在軌衛星數量達到了3433顆,比中國和俄羅斯加起來還要高。
然而更恐怖的還在后面,有消息稱截至目前為止,地球軌道上的美國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4883顆,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
這一顆顆衛星不僅僅是美國霸權的基石,還構成了GPS系統、星鏈衛星導航系統等等,從各個方面象征著美國強悍的科技實力。
美國為什么能夠穩坐衛星數量第一的寶座?其實這背后有著十分特殊的歷史原因。
最早大規模發展衛星技術的,并不是美國,而是當時正在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蘇聯。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
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能夠在航天領域壓過蘇聯一頭,美國先后推出了阿波羅計劃、航天飛機計劃等等。
并且從那個時候起,美國就已經著手建立屬于自己的衛星系統,只不過因為技術限制的原因,初期發射出去的衛星功能十分單一。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這期間,美國開始利用衛星系統協助他們的軍事行動,至此,美國衛星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一直到2010年,因為美國當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境,因此很難再對NASA提供大量的資金和科研力量,自然,新的衛星系統開發就陷入了尷尬的停滯時期。
后來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在衛星領域的優勢,美國開始想方設法從民間入手,便找到了創辦Space X公司的馬斯克,這才有了后來的星鏈計劃。
一方面,大家認為星鏈計劃會對外層空域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還會干擾其他國家進行天文監測。
另一方面,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浪費大量的自然資源,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里,各國科學家、學者都不贊成繼續實施星鏈計劃。
盡管如此卻也沒能阻止美國壟斷衛星領域的腳步,甚至到了如今,美國衛星總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883顆,坐實了其衛星強國的身份。
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星鏈系統的實際意義,舉個例子,在俄烏沖突爆發以后,烏克蘭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靠著星鏈系統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情報支持。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在高科技手段面前,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是那么蒼白無力。
而另一邊,深陷俄烏沖突的俄羅斯,其實也是名副其實的衛星強國,而且,他們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美蘇冷戰初期,在航空技術領域蘇聯一度碾壓美國,如果不是后來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在航空技術領域,恐怕現如今全球局勢又是另一番局面。
遺憾的是,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雖然繼承了1000顆衛星,但是與此同時也繼承了大量的債務,經濟轉型十分困難。
據悉,目前俄羅斯在軌衛星數量只有256顆,雖然在數量上和美國相差懸殊,但千萬別小瞧了這256顆衛星。
這些衛星的作用幾乎涵蓋了俄羅斯各個領域,其中包含導航衛星、科研衛星以及通信衛星和氣象衛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能夠確保宇航員在太空環境下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和研究。
2022年,俄羅斯首顆“球體”衛星被送入太空,外界普遍認為,這顆衛星的重要地位不亞于美國的星鏈計劃,同時也意味著俄羅斯在通訊衛星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為美國太空發展環節中最重要的競爭者之一,俄羅斯在衛星技術領域的每一次突破和成功,無疑是對星鏈計劃的巨大威脅。
然而在很多美國科學家看來,俄羅斯的威脅遠遠低于厚積薄發的中國衛星,這是為什么呢?
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我們國家衛星起步就比別人晚,在蘇聯和美國搞“太空競賽”的時候,中國才開始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用于研究衛星技術。
你們知道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到載人航天,用了多長時間嗎?整整30年!
嚴格來說,中國衛星技術起步比美國和俄羅斯晚了將近半個世紀,并且為了全面封鎖中國航天領域的發展,美國還推出了《沃爾夫條款》。
其中明令禁止美國宇航局和中國宇航局進行合作,雖然這一條款并沒有阻止中國航天技術的突破,但其中的影響還是不小的。
2022年,中國航天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軌空間基礎設施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300多顆,加上其他不同功能的衛星,一共有500多顆。
不過這組數據很快遭到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質疑,他們認為中國沒有這個能力達到這么高的衛星數量。
可很快,UCS衛星數據庫公布的各國衛星數量就狠狠的打了這些人的臉!截至2022年5月,中國運行衛星數量為541顆,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據可靠消息稱,截至目前為止中國衛星總數為687顆,雖然數量上無法和美國相提并論,但別忘了,性能、質量和功用才是重中之重!
別看美國有星鏈計劃,實際上我們也有自己的“殺手锏”。
2024年8月6日,搭載在火箭上的18顆千帆星座(G60星鏈)首批組網衛星順利進入太空,標志著中國版星鏈拉開帷幕。
毋庸置疑,這是中國衛星互聯網在商業化和產業化布局方面的重要一環,據悉,G60星鏈計劃在今年發射108顆星,并且在2030年前實現約1.5萬顆衛星組網。
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能有幸見證1.5萬顆衛星的壯觀景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