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8 月份,在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十四五」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中提到,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兼職兼薪獲取報酬。
自此此后,許多醫護人員就開始了兼職的探索,護士擺攤賣烤腸、醫生烤紅薯......
前陣子,一位醫生就此在網絡上的發言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討論。
北京某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發文表示:“今天主任說了,衛健委鼓勵醫護人員創業,不是讓大家去送外賣、開店、擺攤的,必須是從事醫療相關的行業,最好能充分發揮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想了半天也沒有這個行業呀,難道是鼓勵開診所?開個外科換藥診所怎么樣?專門用來換藥拆線的。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我們醫生到底能做什么兼職。”
河南一名醫生認為:“鼓勵我們去兼職,那我們醫生到底能干什么呢?哪有時間去做?我覺得這根本不適合大部分醫生。為啥就不能拿出一筆錢專門提高醫護工資,讓醫生護士安心地全心全力地為患者服務呢?”
上海一名醫生表示:“如果一個人苦讀20年書,成為了救死扶傷的醫生,卻為了養家糊口去從事擺地攤、送外賣這樣的兼職,完全和醫療技術沒有關系,那對本就稀缺的醫療資源是極大的浪費。”
寧夏一名神經內科醫生表示:“醫生下班后去燒烤、烤紅薯、去擺攤,甚至還有985醫學碩士去送外賣,有多少醫生會這樣干?以偏概全!如此和醫療不相關的兼職,不應該鼓勵,這有點走偏了。”
“當然,空閑之余從事和醫療相關的兼職,我是贊同的,既能獲得額外收入,又能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這個可以鼓勵。但是下班后擺攤、送外賣、做小生意這些兼職,我是反對的,因為它們根本不能長久,和本職工作有著天然的矛盾。”
做兼職要發揮專業技術優勢
醫生們的兼職機會同樣豐富多樣
那醫護人員應該從事什么樣的兼職呢?和醫療有關的兼職有哪些呢?
以醫生為例,適合醫生做的,并且和醫療相關的兼職非常多。眾多醫生反映的副業就有:多點執業、互聯網醫生、遠程診療、在線問診、文章投稿、兼職醫學翻譯、課程講師等。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各地涌現了一大批在線問診平臺,很多互聯網醫院現在都比較缺在線的互聯網醫生。
通過平臺的線上連線,互聯網醫生可以解答線上患者的健康咨詢問題,或為出院后不便前來復診的病人提供服務,醫生也可以獲得額外收入。
互聯網醫生應該是目前最合適醫生的兼職副業。
自由上下線,且能充分利用醫生業余的碎片化時間,發揮專長,服務群眾,惠人惠己。
此外,在健康中國2030的大綱領下,如今全平臺對全民健康科普知識都有著極高的任務需求。
各大媒體、報紙、公眾號等都希望與專業醫學人士合作,邀請他們撰寫醫學科普文章、拍攝醫學科普視頻。醫生如果能積極投稿合作,不僅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能獲得一筆額外收入,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副業。
醫護兼職多元化 已成未來趨勢
在衛健委的引領之下,醫護兼職目前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索和嘗試的領域。通過發揮醫護人員的專業優勢和技術特長,結合“醫療+”的多元化探索模式,我們不僅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還能夠為醫護人員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價值空間。
伴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 的線上線下高質量尋醫問藥的需求,未來必將迎來爆發,而方便快捷的互聯網醫生、醫師多點執業將是應對這一局面的最佳選擇。
現如今的社會人口結構和市場需求已經注定了,我們醫生只需堅守本分初心,未來在規范兼職領域和收入方面,必加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