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國成立之后,金門戰役慘遭失敗,我軍錯過解放臺灣的最佳時期!1962年,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七大元帥齊聚廈門島,到底有何重要行動?得知真相,無不佩服中央的英明和偉大!
金門戰役失敗,錯過解放臺灣最佳時機
渡江戰役
1949年1月,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隊基本上被我軍全部殲滅,雖然此時大勢已去,但是蔣介石仍然不死心。試圖借著長江天險,阻擋住解放軍向南推進的步伐。蔣介石一面修筑長江江防,另一面讓手下的親信陳誠在臺灣積極斡旋,以便長江防線失守后,能夠逃亡臺灣。
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獅強渡長江,國民黨一觸即潰,我軍趁勢一舉解放了南京等南方大部分地區。國民黨軍隊看大勢已去,紛紛逃到臺灣以及西南地區,準備利用地形繼續頑抗。但是怎奈何我軍此時兵鋒正盛,所到之處,國民黨軍無不四散而逃,所以大陸地區的國民黨部隊很快便被消滅殆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此時一路高歌猛進的解放軍部隊,也開始向福建進軍,準備對敗退到臺灣的國民黨實施最后一擊!
如果想要解放臺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金門島上的國民黨。由于金門離臺灣本島很遠,而距離大陸卻非常近。所以華野第28軍,就派出了3個主力團大約9000多人對金門島發起了攻擊。打算為解放臺灣掃平外圍障礙。
金門戰役
然而,此時勢如破竹的解放軍卻在“金門戰役”中吃了大虧。甚至可以說這是“南昌起義”以來,我軍第一次被成建制地“消滅”。
其實關于這場戰役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當時在金門島上指揮作戰的是幾個團級干部,他們受到阻擊之后沒有形成統一的指揮。而是各自為戰,最終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全軍覆沒!
第二點是,當時由于解放軍大多來自內地,不析水性,也不知道漲潮退潮的海洋知識。而且由于當時福建地區是剛解放的區域,船工因為不熟悉解放軍,所以都不愿意幫助我軍,最終只能由一些不會擺渡的人進行擺渡。以至于在到達金門島附近時船只擱淺了,解放軍只能在沒有掩體的沙灘上強行登陸。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根據相關情報得知,駐守在金門島上的國民黨部隊,是李良榮的殘軍。而且人數只有不到20000人,而解放軍派出9000多人,是完全可以以少勝多的。然而,情報失誤了,此時胡璉已經率領大批國民黨部隊登陸到金門島上了。
金門戰役
解放軍在這種情況下被敵人包圍了,激戰幾天幾夜,但是敵人卻越打越多。此時,在對岸駐守的解放軍看到島上戰況激烈十分焦急。但是由于船只匱乏,他們也沒有辦法。而之前三個主力團開到金門島的船只也被國民黨給炸毀了,也就是說島上的解放軍沒辦法撤退,也得不到增援了!
此時,站在金門島對岸的解放軍開始想方設法找船。然而最終也只找到了能夠運送400人的船只,如果只有這四百人上島的話無疑是羊入虎口。然而,看著對岸的戰友情況危急,246團團長孫云秀決定親自率領400人進行支援。
這400多人登島之后,迅速和島上的部隊會合在了一起。看到支援部隊到來,解放軍軍心大振,一度扭轉戰局。但是,無奈后繼支援部隊遲遲上不來,又加上國民黨軍實在太多,最終局勢開始惡化。在關鍵時刻孫云秀建議大家化整為零,在島上進行游擊戰。但是,由于島上本來就很小,而且到處都是國民黨人。游擊戰這一套根本行不通,最終孫云秀等人全部戰死。
金門戰役
戰況如此慘烈令人咂舌,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登島的9000多名解放軍有3873人陣亡,5175人被俘,另外還有五十多人失蹤!
事后,葉飛對此事進行了認真反思,要求黨中央對其進行處分。但是,主席深知此戰失利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并沒有處罰葉飛。只是讓各部隊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國際局勢變化,我軍對金門改變策略
金門島的失利,讓主席和黨中央等高層首長十分擔憂。因為金門島距離大陸那么近,尚且吃了那么大的虧,如果按照解放軍現在的實力去打臺灣的話,就算最終能拿下臺灣,解放軍也會受到很大損失。
當時我軍能用的艦船很少,而且大部分還都被國民黨派出去的飛機給炸沉了。如果解放軍強行進攻臺灣,在船只到達臺灣島的這一段時間,我軍就會完全暴露在敵人的飛機轟炸之下。就算僥幸大部隊能夠登上臺灣本島,那么島上的國民黨軍也會拼死一戰,因為他們已經退無可退了。而我軍沒有空軍和海軍的支持,后援運送不上去,入島的解放軍勢必會再次步金門島上的后塵。
相關照片
此外,美國方面,對臺灣的國民黨態度也讓人琢磨不清。如果美國一旦介入,那么解放軍勢必會變得更加危險。于是,主席決定暫緩攻打臺灣,全力備戰,等第二年再對國民黨發動攻擊。正在,主席和中央領導為登島所需的飛機和輪船發愁之時,國際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朝鮮的金日成在得到蘇聯的默許后,開始對南韓的李承晚發起進攻。
剛開始,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打得李承晚一度抬不起頭來。在李承晚被逼近到釜山的時候,美國人坐不住了,他們擔心,李承晚會步蔣介石的后塵。如果金日成占領整個朝鮮半島的話,那么美國在東亞的勢力將會受到沉重的打擊。
于是,美國決定不再妥協,組成“聯合國軍”幫助南韓的李承晚對付金日成。隨后沒國多久,美國在仁川進行登陸,一下子切斷了朝鮮軍隊的后路,朝鮮半島的局勢瞬間急轉直下。與此同時,美國還派出了第七艦隊入駐臺灣海峽。面對來勢洶洶的美軍,我軍的戰略部署一下子就被打亂了。
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
黨中央本來此時打算進攻臺灣,然后美國的突然插手,讓事情一下子變得非常復雜。此時,國內也就要不要幫助朝鮮產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認為,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如果現在去得罪世界上頭號強國,那無疑是以卵擊石。因此,不能出兵,在東北地區集結部隊防止美國偷襲就行。
然而,主席和彭老總卻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美國此舉是在針對中國,如果此時中國退縮,美國只會更加地變本加厲。而且唇亡齒寒的例子至今還歷歷在目,因此,這一仗無論多難都必須要打。
但是,如果要是出兵朝鮮的話,那解放臺灣的時間勢必會再往后拖下去。就在中央高層難以決斷的時候,突然傳來美國轟炸我國邊境地區人民的消息。此時主席認為必須要出兵,不然的話美國早晚會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于是解放軍就出兵朝鮮,而解放臺灣就被再次推遲了。
彭德懷
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不負眾望,盡管條件艱難,但是打了很多漂亮仗。美國方面也被徹底打服了,最終只能在板門店附近簽訂了停火協議。但是,正當解放軍想要再次準備攻打臺灣的時候,國際形勢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解放臺灣只能再次被無限期推遲。
雖然武力解放臺灣受到了阻力,但是解放軍卻將方向轉向了“攻心”戰。那是在1953年的時候,廈門的角嶼島被運過去了一批非常神秘的設備。據悉,角嶼島雖然淡水資源匱乏、荒無人煙。但是,卻是距離金門島最近的地方。
金門島上此時駐扎的約有臺灣三分之一的部隊。解放軍此次運過去的神秘設備正是一些特制的大分貝喇叭。原來解放軍準備對金門島上的國民黨進行心理戰!并且中央軍委對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隊,名字叫“536部隊”,意思是1953年6月成立的。
廣播站
因為角嶼島上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所以建造廣播的材料和日常用水以及吃的糧食等物品,都需要從大陸上運過來。盡管條件艱難,物資匱乏,但是廣播站很快就建好了。建造好之后,這支部隊很快就成為了,對駐扎在金門島上的國民黨實施心理戰的重要力量。
七大元帥齊聚廈門,金門成為兩岸交流紐帶
剛開始我軍對金門島上的國民黨進行喊話時,國民黨為了防止部下有動搖的,就故意敲鑼打鼓地制造混亂。然而面對我軍的強大心理攻勢,國民黨顯然有些應對不暇了。于是蔣介石便從日本花重金買回來一批廣播,試圖用這些廣播進行對我軍進行反制。就這樣,國民黨在金門島上成立了“馬山廣播站”,與我軍的“角嶼島廣播站”形成了對峙!
為了讓國民黨士兵沒有顧慮,我黨更是制定了六大保證:第一是絕對保證投誠人的生命安全、第二不對投誠人員進行侮辱、第三不沒收個人財產、第四如果有受傷的人員免費給予醫治、第五想要回家的可以發放路費回家,想要就業的安排就業、第六有愿意起義的將領給予一定獎勵。
金門島國民黨
這個規定一經播報出來,瞬間在國民黨陣營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他們大部分人都來自大陸,是被迫跟隨蔣介石去到臺灣和金門的。因此此時他們對大陸有很深的感情。為了防止有些士兵聽不懂普通話,廣播員在播報的時候,都會用閩南話再播一遍。
如此一來,國民黨陣營里的厭戰情緒越來越強烈。國軍高層看到士兵們情緒很低落,便下令在我軍播報的時候,用大炮進行反擊。然而這種舉措并沒暫停播音員的播報工作,每次遇到敵人炮擊的時候,我方的工作人員都會躲在防空洞里,等炮擊結束后,播音員再進行播報。因為大家都知道,國民黨軍之所以會發射那么多炮彈,正是因為這個方法起作用了,因此國民黨才會如此憤怒。
后來,我方為了對金門島上的臺軍進行更強大的心理攻勢,又先后在石胄山、香山、白石炮臺等地設立廣播站。就這樣,心理攻勢一直在積極地進行著。
1962年元帥去廈門視察
中央看到廈門前線的心理攻勢進行得非常順利,便想讓開國元帥們到前線去視察視察!
據悉,當時十位開國元帥中,有七位都到達了廈門前線,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當時廈門的廣播站處于金門島國民黨的轟炸范圍內,因此非常危險。
當時負責接待任務的是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皮定均將軍。他在接到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的電話后,立即進行了部署。為了確保元帥們的絕對安全,皮定均甚至讓士兵隔五六步就站一個人。
盡管如此,元帥們抵達的當天,還是出現了意外。原來,一個小戰士看到那么多領導一塊過來,非常好奇和緊張,于是便詢問這些人從哪來,殊不知他們其中有很多都是元帥。
皮定均被他這么一問徹底懵了,因為為了保證首長們的安全,他們已經做過很多訓練。像這種詢問首長從什么地方來的行為,是絕對禁止的,為了去確保安全,皮定均下令此地所有的警衛員都撤離,然后換成自己帶過來的警衛!
相關照片
那么,為何七大元帥會齊聚廈門島呢?他們來到廈門是否有什么重要行動?原來,他們來廈門的最終原因只是為了聽聽策反國民黨的廣播。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此時黨中央對金門島和臺灣的戰略構想有了新的計劃。
由于,當時中國和蘇聯已經交惡,而美國也在大力支持蔣介石。所以黨中央認為,此時對待臺灣問題不應該再著急了,應該換成一個較為穩妥的方法。而當時,按照實力的話,雖然解放軍可以拿下金門島,但是黨中央認為,拿下不如不拿。因為金門島被拿下之后,臺灣就會徹底孤懸于海外,這樣不利于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甚至如果時間一長,臺灣島上的人就會慢慢和大陸疏遠。
而不拿下金門的話,因為金門離大陸很近,所以可以充當大陸和臺灣之間對話的一個平臺。如此一來,可以時不時地提醒臺灣早日“回家”。
七大元帥齊聚廈門島聽了策反廣播之后,也對外界釋放了一個很強的信號。同時也使得我黨制定的“六大保證”,更具有威嚴性。
后來,中美建交之后,我軍就慢慢停止了炮擊金門。后來播報的策反宣傳語,也被慢慢換成了天氣預報和一些溫馨的提示!而金門方面感受到了大陸“母親”的良苦用心,也罕見地釋放出了很大的善意。如今金門已經成為了大陸和臺灣之間溝通的一個橋梁,這也不得不佩服當時國家領導人的英明和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