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文中討論了三個旨在取消800美元小額包裹最低限度豁免(deminimis rule)的法案,這些法案最終沒能進入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周”的議程。
但是,剛剛白宮發布了一個聲明,表示將發布《擬議規則通知》取消部分商品享受deminimis rule的豁免。
白宮的聲明指出:最低限度豁免的貨物大部分來自幾個中國創辦的電商平臺,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了風險,削弱了美國工人和企業的競爭力,并導致大量低價產品(如紡織品和服裝)免稅進入美國市場。某些外國企業巨頭利用最低限度豁免掩蓋非法和危險產品的運輸,規避美國健康、安全及消費者保護法律的合規要求。其他外國實體則通過這一規則繞過美國的貿易執法,損害美國工人、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公平競爭環境。制定相關新的規則是為了保護美國消費者、工人和企業,解決最低限度豁免的濫用問題,特別是中國創辦的電商平臺的濫用行為,同時加強對違反美國法律的貨物的打擊和阻斷。
白宮的計劃,核心是三部分內容:
一是制定擬議規則,把受1974年《貿易法》第201和301條款、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關稅影響的所有產品排除在最低限度豁免之外。
301條款關稅覆蓋了約40%的美國進口商品,其中包括70%的中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口。一些電商平臺及其他外國賣家通過聲稱符合最低限度豁免的方式從中國向美國運送商品。如果規則通過,這些商品將不再符合最低限度豁免資格。
白宮聲稱,該規則將確保與貿易執法行動相關的產品在所有美國貿易法律下的一致性。受反傾銷或反補貼關稅令約束的產品已經被排除在最低限度豁免資格之外。
二是制定擬議規則,加強對最低限度豁免貨物的問責和執法。
擬議規則將要求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加強信息收集,增加最低限度豁免貨物的透明度。具體來說,新規將要求:1、最低限度豁免貨物提供更多具體數據,包括10位數的關稅分類編碼和申請豁免的人的身份信息,以便更好地跟蹤這些貨物,并加快合法貨物的通關;2、澄清誰有資格享受豁免,并要求申報者說明代表誰申請豁免。
三是制定防止最低限度豁免貨物規避安全標準的最終規則。
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計劃提出一項最終規則,要求進口商在貨物入境時向CBP和CPSC電子提交合規證書(CoC),這些將適用于最低限度豁免貨物。
白宮的聲明強調,盡管政府采取了上述監管行動應對最低限度豁免貨物進口量激增的問題,以及其對美國消費者、工人、零售商和制造商構成的威脅,但要徹底解決問題還需要國會制定新的法律。政府已準備好和國會合作,推動年內通過全面的最低限度豁免改革立法。關鍵的改革應包括:
將進口敏感產品排除在最低限度豁免之外:國會應采取行動,排除包括紡織品和服裝在內的進口敏感產品的最低限度豁免。
排除受貿易執法行動影響的貨物:雖然政府計劃通過行政規則把受301、201或232條款影響的產品排除在最低限度豁免之外,但國會如果能立法將會更快、更有效。
立法通過先前提出的《偵測與打擊芬太尼提案》中的最低限度豁免改革措施:這些改革將增加最低限度豁免計劃的透明度和問責制,要求發貨方提供更多數據,包括產品的關稅分類編碼,并賦予邊境官員工具,去追蹤和打擊通過de minimis豁免進入的大量貨物。
從上面的聲明內容來看,拜登政府這次針對deminimis rule的行動,和眾議員Greg Murphy的 “結束中國濫用最低限度豁免法案”(End China's De Minimis Abuse Act)思路高度一致。該法案已于今年4月份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通過,其核心內容也是:受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或1962年《貿易擴展法》232條款關稅約束,以及受貿易救濟或保障關稅約束的貨物,取消deminimis 豁免。
眾議院的“中國周”沒能把取消或限制最低限度豁免的三個法案納入投票議程,引發了一些眾議院民主黨議員的批評。他們認為,這個所謂“中國周”缺乏實質性立法,眾議院中美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資深成員Raja Krishnamoorthi評論說:“中國周最終變成了對中國的軟弱”(China week is weak on China)。還有議員評論說“中國周”成了“空心漢堡”。
周二下午,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Jason Smith和眾議院貿易小組委員會的資深成員Earl Blumenauer舉行了據說頗有些火藥味的會議,試圖在取消deminimis rule問題上達成一致。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在這次會議上,Jason Smith堅持要推已經四月份在籌款委員會通過的“結束中國濫用最低限度豁免法案”(End China's De Minimis Abuse Act),但Earl Blumenauer覺得這個法案不成熟,在本月就提交投票太倉促,沒法協調提案并獲得廣泛的兩黨支持。據在場的人講,Smith甚至直接暗示Blumenauer他馬上要滾蛋了,不要再拖延法案進度。
周三,Rosa DeLauro和Earl Blumenauer等120名民主黨眾議員聯名給拜登寫信,呼吁總統采取現有的行政權力取消deminimis豁免。他們還給拜登找出了權力依據:總統有權通過《1930年關稅法》第321條修改哪些產品有資格享受deminimis豁免的門檻。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發言人當天回應說:美國政府把阻止違法貨物進入美國市場作為優先事項。deminimis rule豁免的使用顯著增加,尤其是外國大公司為逃避關稅而利用這一豁免的情況令人擔憂,因為這削弱了我們的努力。""我們會繼續尋找方法,解決deminimis rule豁免的激增問題,并保護美國工人、制造商和消費者"。
在看到白宮國安會這個表態的時候,我已經覺得美國政府會行動了,只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取消小額包裹免稅,實質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在小包裹上的映射。特朗普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中美貿易戰的操刀者萊特希澤在他的“No Trade is Free”中已經力主取消deminis 豁免。這傷害的是Temu和Shein這些中國電商平臺,高興的是美國本土的紡織和服裝廠商,因為這樣一來,從中國經過這些電商平臺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和服裝肯定成本要提高,價格優勢也將大受影響。美國本土紡織和服裝業的相對競爭力就會提高。
民主黨的議員和政府這么急切地要推動取消最低限度豁免,政治算盤打得啪啪響。美國的紡織和服裝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州: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佐治亞、阿拉巴馬、田納西和加州。加州是傳統藍州、民主黨的地盤就不用說了,其他幾個州清一色都是紅州或者深紅州,佐治亞和北卡還是在今年總統選舉中至關重要的搖擺州,決定著哈里斯上還是特朗普上。在這個時候討好一下這些州,政治上絕對是得分的。
所以,白宮的聲明在講完了打算怎么制定取消deminimis 豁免的規則設想后,還不忘加了一段長長的尾巴,強調了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商在國防工業基礎和創造大量就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指責幾家中國創辦的電商巨頭利用最低限度豁免向美國消費者大規模運送紡織品和服裝,損害了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商的利益。并且表示除了取消最低限度豁免外,政府還會采取其他支持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商及其工人的舉措,比如擴大某些紡織品和服裝產品的政府采購,以及優先打擊非法紡織品和服裝進口。
既能贏得紅州選民的歡心,又打擊了中國電商平臺巨頭,怎么想都不虧,至于說增加通脹和美國老百姓穿衣服的成本,一時半會可能也感覺不出來,先贏了大選再說。
根據CBP統計,截至2023年財年,超過10億個包裹通過最低限度豁免規則進入美國,是2019年的兩倍。另一項美國國會的研究說來自Shein和Temu的包裹就占了這些小包裹總量的三分之一。但對中國的出口、對Temu和Shein來說,具體影響有多大,現在還不好說,可能更多需要數據的支撐。
白宮聲明中英文參見知識星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