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蜜雪冰城居然也有平!替!了?雪王,你果然出息了啊!!!
雪王(蹦蹦跳跳版):讓我瞅瞅!讓我瞅瞅!是誰?究竟是誰!?
甜啦啦:沒錯!是我!阿雪,收手吧,外面全是我的人(bushi)。
甜啦啦PK蜜雪冰城,誰更勝一籌?
據其官網數據統計,截止目前,甜啦啦的簽約門店數量達到了8000+家,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同時,他的全年線下銷售量達到了6億杯,杯子連起來能繞地球兩圈(狗頭.jpg)。
圖源:甜啦啦官網
雖然甜啦啦現在這個戰績比起蜜雪冰城來說,還是差了那么一大截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甜啦啦的創立時間是在2014年,而蜜雪冰城則創立于1997年,這中間可還差著17年呢。
所以,就這么對比著來看,甜啦啦的勢頭不可謂不足。
憑什么——后來者想要居上?因為后來者他又爭又搶。
如果咱們要從頭到尾地捋一遍甜啦啦和雪王的恩怨情仇,就這,三口袋瓜子都不夠嘮的。
簡單總結下就是,曾經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在淺淺地干了那么一年后,嗅到商機,自己單干了。
圖源:蜜雪冰城官網
“感謝蜜雪冰城,沒有蜜雪冰城,就沒有甜啦啦”。
甜啦啦的創始人王偉(蜜雪冰城的前加盟商),曾在接受《每日人物》的采訪時說道。
毫不夸張地說,早期的甜啦啦,確確實實是摸著蜜雪冰城過河的。
同樣把銷售目標放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等下沉市場,同樣走“農村包圍城市”的商業路線,同樣把飲品的價格普遍定在10塊以下,同樣擁有大家喜歡的2元冰淇淋和4元冰鮮檸檬水。
左2為甜啦啦點單小程序,右2為蜜雪冰城點單小程序
網友們發現,甜啦啦和蜜雪冰城的相似度,最高能達到驚人的99%。
更有甚者認為,在某些商品上面,甜啦啦甚至是蜜雪冰城的平替!?
圖源:小紅書用戶@我在悉尼當空姐、@嗒嗒
不過,小Yoo覺得,二者都是走的平價路線,甜啦啦的價格和蜜雪冰城的產品,都是集中在3-10元這個價格區間,所以他們之間還稱不上誰是誰的平替。
只能說,兩者是撞型十分嚴重的競爭對手吧。
就門店數量上面,蜜雪冰城肯定是有碾壓性優勢的。
因為截至去年年底,其全國門店數量為34000+家,對于尚在沖刺“萬店目標”的甜啦啦來說,雪王仍然是行業內的“王”。
圖源:蜜雪冰城官網
在供應鏈方面,甜啦啦應該同樣學習到了蜜雪冰城的“精髓”——自建供應鏈。
其在湖南、廣西、福建、云南等地都建了自己的茶基地,在發源地安徽蚌埠也擁有自己的超2萬㎡的廠房。
規模嘛,他的比起蜜雪冰城的肯定要小一些,但路子差不多。
味道方面,部分網友認為甜啦啦的要比蜜雪冰城的好喝許多。
尤其是在新品上面,甜啦啦的新品一批接著一批,而且大家的反饋都還不錯,他的清風茉白更是被不少網友冠上了——“(霸王茶姬)伯牙絕弦的唯一平替”的稱號。
圖源:微博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前段時間推出的新品就不太能讓大家買單了。
糯香系列新品(糯香檸檬茶&糯香綠茶),被全網差評“一股腳丫子味兒”,芝士奶蓋富貴茶則被銳評為“一股老式擦臉油味兒”。總之,都是一股怪味兒。
當然啦,雪王也不是沒有推出伯牙絕弦的同款平替——茉莉奶綠。(小Yoo也測了:傳送門:《蜜雪冰城“吊打”霸王茶姬?6元新品,打臉天價奶茶!》)
初入口,茉莉奶綠的味道確實和伯牙絕弦的味道有所相似,但是細品還是會發現雪王的奶味實在寡淡。看在價格的份上,小Yoo是覺得能偶爾平替一下的。
但根據評論區Yoo友的反饋而言,大家對于雪王的這款新品也不算太能接受。
圖源:小紅書
總體來看,甜啦啦和蜜雪冰城目前屬于各有“仙品”和“拉胯玩意兒”。
甜啦啦每家門店的水平還不一樣,在某些加盟門店,還是很容易踩雷的。
所以小Yoo的建議是:要不這倆合并一下得了,大家把名字都給取好了,就叫“甜蜜蜜”(bushi)。
其實,叫“甜蜜蜜”也挺好,因為不論是甜啦啦還是蜜雪冰城,大家都說,他們的太甜了,甜到三分糖都是要打“胰島素”的地步。
如果Yoo友你也喝過的話,可以在評論區分享感受哦~
一杯奶茶的價錢被打到10元以下?
另外,早期的甜啦啦屬實是在復刻蜜雪冰城,包括一些經典產品。
但是最近幾年,甜啦啦也是找到了自己的路子,對標一個蜜雪冰城還不夠,還有——
10元一桶的水果茶。這不比隔壁書亦18元一桶的,更有性價比?
10元一杯的多肉葡萄。這個價格,真的很難不讓人“背叛”喜茶。
圖1、3為甜啦啦,圖2為書亦,圖4為喜茶
這么說吧,不少其他產品品牌的爆款產品,都或多或少地出現在了甜啦啦的飲品菜單上。
這也導致,有網友推測——
“甜啦啦,想做的應該不是蜜雪冰城的平替,也不是單純地對標雪王。這分明是想把自己做成飲料界的平替合集,平替掉其他的茶飲品牌。好家伙,這不就成了奶茶界的百家姓嗎?”
不得不說,甜啦啦這樣子搞的話,好吧,屬實挺讓人心動的。
圖源:小紅書用戶@小狗牌美食挖掘機、@momo
尤其是現在奶茶價格集體下調的時刻,為了爭奪10元錢以下的市場,各大茶飲品牌都快打成一鍋粥了。這平價奶茶市場中,只走出了一個“巨無霸”蜜雪冰城,顯然還不夠。
所以,此時的甜啦啦,或許面臨著此生為數不多的,讓單車變成瑪莎拉蒂的機會,就像節前的A股之于普通人(拍斷大腿.jpg)。誰,能啃下10元以下的奶茶市場呢,期待ing。
“縣城品牌”的逆襲,還能演多久?
話說回來,不論是蜜雪冰城,還是甜啦啦,亦或者是最近也很火的米村拌飯,大家發現越來越多的“縣城品牌”,被網絡端上了大家的餐桌。
當然啦,“縣城品牌”只是一個形容,不一定都是從縣城走出來的,主要是指非一二線城市發家,主打下沉市場的,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品牌。
他們主打一個靠平價優勢,深入人心,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一步一步打到一二線城市。“性價比”,成了他們共同的優勢和代名詞。
反向消費不只在餐飲
其實這也挺好理解的。
畢竟,在城市CBD搬磚的打工人,未必比縣城青年的兜里多兩個鋼镚。
就說說這房貸、車貸、房租、生活幾大支出,實在是讓一、二線城市生活的人們,壓力山大。
生活消費高了,自然還是得找點性價比高的平替。
尤其是現在大家這兩年的消費還更理性了,當大家看到剝離糖衣炮彈的消費主義背后的陷阱之后,更是迫切地想要找平替,自然給了甜啦啦們這些反攻城市的品牌很多機會。
當然,當不少一、二線城市的品牌,看到縣城青年們不容小覷的消費力的時候,他們也動了心思,反向跑到縣城里面開店的,也不在少數。不過,這就有一點扯遠了……
所以,最后就成了如今這樣——“縣城品牌”也成了一線城市打工人的偏愛的場面。說白了,咱們消費者也不der,肯定是誰家東西好,且價格合適,物有所值才是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