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而在眾多電池技術中,磷酸鐵鋰電池和固態電池尤其受到關注。
近日,比亞迪首席科學家廉玉波的一番話,"在未來20年內,磷酸鐵鋰電池不會被淘汰!",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
短期內無法替代
盡管現在電池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但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主導地位,仍然在不斷增加。
據統計,在動力電池方面,今年前八個月,磷酸鐵鋰電池在國內的累計裝車量已經飆升至206.2GWh,占據了市場份額的70.6%,繼續保持著對三元電池的明顯優勢。
而在儲能電池,國內大型電站禁止使用三元鋰,磷酸鐵鋰電池占比更是達到了90%。
廉玉波還認為,磷酸鐵鋰電池在市場中無法被短期替代的關鍵原因是其優異的安全性、較長的使用壽命以及較低的生產成本!
磷酸鐵鋰與三元鋰
磷酸鐵鋰電池之所以能夠占據市場,與其在成本控制、安全性能上具有明顯優勢有關。
成本方面,磷酸鐵鋰電池的電芯價格較低,大約為380元/kWh,而高鎳三元電池的價格則高達550元/kWh。
在安全性上,磷酸鐵鋰在熱失控時,釋放的熱量為0.162MJ,熱釋放速度為1.18kW。
而三元鋰在熱失控時,釋放的熱量為3.147MJ(19.43倍),熱釋放速度為134.85kW(114.28倍)。
也就是說,磷酸鐵鋰熱失控的起點溫度更高,不容易熱失控;
即使熱失控后,熱釋放總量和速度都比較低,可以通過設計手段阻斷熱失控的繼續,所以磷酸鐵鋰電池相對安全。
而三元鋰熱失控的起點溫度太低,很容易熱失控;熱失控后熱釋放總量是磷酸鐵鋰的19倍,熱失控速度則是114倍。
簡單來說,三元鋰電池很容易熱失控,且一旦失控,根本不可能停止!
與固態電池長期共存
另一邊,固態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也被看作是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
然而,磷酸鐵鋰電池并不會因此而退出市場。
畢竟,固態電池到量產裝車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生產固態電池的成本極高,制作過程相當復雜。
而且需要用到稀缺的材料,以及制造技術的高要求,這也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結尾
磷酸鐵鋰電池憑借其成熟的技術、成本效益和安全性,在未來20年內仍將占據新能源汽車電池市場的重要地位。
固態電池雖然具有潛在的優勢,但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需要在技術、成本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這個過程中,磷酸鐵鋰電池將繼續是市場穩定且可靠的選擇。
那么,你認為固態電池何時能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并取代磷酸鐵鋰電池成為市場的主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