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聽過“班味”嗎?
“班味”一詞多用于上班族的自我調侃
在互聯網社交平臺
不少人戲稱
上班久了難免“染上班味”
滿臉膠原蛋白都變成滿身疲憊蒼白
于是乎
一個個“去班味教程”飛速躥紅
“療愈之旅”成為文化旅游的熱門標簽
在武義,有這樣一條路線
它集齊水養、藥養、食養……
今天,小布帶你來一場療愈之旅!
PART.01
水養
武義有一處以溫泉命名的旅游區——溫泉小鎮。溫泉小鎮以溫泉為旅游特色,2021年創成國家AAAA級景區,并被省政府正式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
為給前來溫泉小鎮的游客提供更為舒適的在途體驗,武義實施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同步推進,將路域景觀規劃設計放在重要的前置環節,傾力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縣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早在項目建設時,他們就在思考如何讓公路兼具“通行”和“文化”兩種功能。“公路文化要融入地方特色,才能讓游客在路上就有玩樂體驗,全程有得玩、有得看,是我們打造武麗線的重要目標。”
于是,在深度挖掘武麗線氣養、水養、藥養、體養、食養的“五養”文化基礎上,以257公里的溫泉養生環為框架,結合宣傳標牌、綠化景觀、節點營造等方式進行品牌化管理,把生態、文化、旅游、體育、產業融入公路規劃設計建設的全過程,鋪設地面自發光燈,定期進行綠化和環境整治,促進了農村公路與沿線生態環境自然和諧,打破了武義景點分散、在途時間長的窘境,打造出了“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聯景路、聯心路”,加速了由“交通線”向“風景線”轉變。
PART.02
藥養
武義“壽仙谷中藥”非遺工坊建有占地160多畝的健康產業園和10000多畝中藥材及食品種植基地。近年來,依托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武義壽仙谷中藥炮制技藝”的傳承創新,在中藥炮制技藝的研發過程中,建立了集中藥種質資源研究、良種選育、有機種植、現代炮制、產品研發、智能制造、臨床研究、標準制定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吸納就業1113人。
近年來,武義縣有效銜接G235與城市道路、農村公路,盤活沿線產業資源,為廣大群眾鋪就致富通道。結合武義產業布局和特色村鎮建設,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載體,以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為目標,G235沿線以茶葉、中藥材、食用菌三大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聚焦農業種苗、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檢測、數字化農業、特色生態園、研學文創等新業態,建立農產品品牌化銷售網絡等農業全產業鏈,打造農文旅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PART.03
食養
茶,被譽為國飲,因富含茶多酚而益于抗氧化和延緩衰老。在“武義綠茶”非遺工坊,相繼開發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等幾十個茶產品,以“三農”為切入點,創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利用“有機茶”新亮點,全年采茶季從3月持續到10月,茶園畝均增收千元以上,為武義9個鄉鎮30個村集體租金收入300余萬元,帶動3萬農戶增收。
此外,更香、駱駝九龍、鄉雨等本地龍頭企業發力產業園建設,加快主體引育步伐,企業的創新成果通過G235銷往全國各地,進一步擦亮“中國有機茶之鄉”名片,這片“綠葉”的“含金量”越來越足。
截至目前,武義縣共有縣級以上龍頭企業16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上市公司1家,農業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達6萬余畝。公路與農業產業發展,形成優勢互補,讓鄉村振興動能更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