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收到知乎親子的私信,邀約參加“解碼養育焦慮”的活動,看到其中一個選題“孩子剛上小學時,你會遇到哪些焦慮,如何解決?”特別符合我當下的情況。
我家cheng寶剛上一年級,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不過,這一個多月來,也逐漸適應了生活節奏,接納了孩子的各種不堪,不像開始那么焦慮上頭了。
我的一貫理念就是,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而是迅速調整狀態,把時間花在引領孩子更好成長上。
養育兩個孩子,也見證過很多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發現孩子的天性確實存在很大差異,有的是來報恩的,有的是來報仇的。
所以,當一個個問題在我腦海中浮現,發現有些問題是過去并不曾想到和遇到過的,如果你沒有遇到這些問題,真心恭喜你,遇到了寶藏孩子。
各種寫作業問題
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和難度并不大,正常來說,只要在學校認真聽,在家專心寫,一個小時內肯定能完成得非常漂亮。
但是,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并不在線,一門心思在玩上,想象著編故事,估計走神嚴重,課堂吸收效果一般,寫作業困難重重。
每次寫作業,都覺得很難,讓他不開心,要生氣地用鉛筆在紙上畫,在橡皮上戳,在地板上跺腳,哭喪著臉求助,畏難情緒非常激烈和嚴重。
我知道認同孩子的感受,不能美化作業這件事,就告訴他:你可以先發一會兒牢騷,發完牢騷,要很專注地寫這一行作業,不能帶著怒氣寫作業。
一個多月來,孩子的激烈情緒逐漸減少,雖然還沒有完全消失,但是有進步就值得表揚。
好不容易開始寫作業了,常常是寫不規范,被提醒嚴格按要求寫,才回過神來,不會從開始就高標準要求自己。像寫a、b、d等等,要畫出圓滑的半圓,他經常輕飄飄一寫,變形走樣。
對于這類問題,我會問他:你是想現在改,還是明天等老師讓你改?
把選擇權交給他,他會馬上決定:我現在就要改。改好了還要給自己鼓掌,喊我給他鼓掌。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有自我掌控力,不是被家長逼迫的,減少親子沖突。
還有一個明顯感覺是總也教不會,很多知識在幼兒園也學過,還是像陌生知識一樣。有時候感覺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哈哈,啥時候才會變機靈。
當然不能數落孩子笨,拒絕貼上不良標簽。孩子學的慢就費心再教一教唄,我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可能還不如他。
比如學到復韻母iu、ui,分開學的時候都會,但是放一起就混淆了。聽寫流水、垂柳的音節,遇到了巨大挑戰。
我告訴他一個方法,把復韻母拆成兩個單韻母來讀,就知道哪個在前哪個在后了。又看了一個拼音的動畫片,也是這樣教的。
我還告訴他,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寫,就想想好同學的名字,就帶著這個拼音呢!他一想,這個熟悉,好開心。
當然,也沒有一下子就學會,又采用了輪換學習的方法。遇到困難不要死磕,學學其他科目換換腦子,還能充分利用時間。
嘗試寫幾次兩個詞語的音節,再完成拼讀作業,再回來寫音節,還不會。再完成數學作業,再寫音節還不會。繼續完成讀英語的作業,再寫音節總算有點會了。睡前又考了一次,分清楚了,第二天早上再問他,一下子回答正確。
這樣大約經過了四五個循環,孩子才掌握一個新知識點。
陪孩子真的是一門技術活,又要懂心理,又要懂學習技巧。
各種磨蹭拖拉嚴重
上幼兒園時,對時間的要求比較寬松,并不覺得孩子磨蹭。
但是上小學后就不同了,一旦繃緊了一根弦,時間的嚴格控制、心態的嚴陣以待,都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孩子的磨蹭拖拉格外突出。
晚上該睡覺了,還想玩一會兒不想睡。早上該起床了,睡眠時長不滿足需要,又醒不來。穿衣服一根袖子套半天,沒有干脆利落的跡象。
吃早飯的時候,用手撕著一點點往嘴里放,咀嚼起來像蝸牛一樣慢,半小時都吃不完。
要出門了,先要找個玩具帶,慢吞吞地翻找,再不緊不慢地放到小袋子里。穿鞋子本該一腳蹬進去,還要不疾不徐地撕開搭扣。
寫作業啟動起來像樹懶,開始寫了,又寫一寫停一停,常常是寫8個字就要一個多小時,好像玩是主業,寫作業是副業。
磨蹭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有技能不熟練、興趣不濃厚的原因,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目前能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慢,調整計劃安排,培養熟練度,讓時間變得不再過于緊張。
針對孩子要做的工作是:
晚上盡量控制在10點前睡覺,早上7點前叫醒。
限定吃飯時間,7點30就走,如果吃不飽就要忍受饑餓,承擔自然后果,以后會長記性。
晚上提前到6點30寫作業,培養“馬上行動”的能力,讓大腦興奮起來。
對于難度大的書寫問題,先手把手教著寫,減輕他的書寫負擔,緩解心理壓力,等掌握了技巧后,書寫速度自然會提升。已經明顯感受到這樣做的好處,可以嘗試。
我要做的工作是:
早上6點前開始做飯,有時候還會拓展到前一晚開始準備。這樣做的目的是,等孩子吃飯時,飯菜能保持最合適的溫度,坐下就吃充分節約時間。
晚上提早做飯,孩子回家后能立即吃飯,不要因等待做飯而耽誤寫作業的時間。
各種被老師找家長
孩子上了學,不會事事表現優秀,難免被老師找家長。這一個多月,我已經被找了好幾次。
曾經有一個通知需要家長簽字,孩子沒拿回來,我也沒注意看通知可以自己打印,結果就被老師找了趕緊補上。
開學不久做了一張數學小試卷,孩子做得不錯,結果老師感覺不是孩子自己做的,找孩子確認,孩子居然說是媽媽做的,被老師找上門。老師布置的作業都很科學,我目前還沒有幫孩子寫作業的想法。
還有一個很意外的事情,當時感覺天都塌了,孩子做體操居然跟不上,也被老師找。哎,學習不行,咱體育行也可以啊,啥啥都是末段的。
這是我家孩子被老師找的經歷。
被老師找也不用有心理負擔,說明我們有些工作做得不到位,以后認真改正。
像表單忘帶這類事情,我會特別留意群通知,每天逐個完成,保證不漏。像體操做不好,我們會每天和孩子做兩遍,熟能生巧,慢慢就跟上了。
和老師交流時,好好說話,態度誠懇,反正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另外,老師經常在群里點n個學號要家長主動聯系老師,主要是作業不認真,潦草、漏寫、有錯、順序亂等等,還有聽寫錯誤率高,如果錯3個及以上,就要求家長私聊。
目前,在這方面,我還沒有被找過。
主要是因為我知道老師嚴格要求,在家里就把這些障礙掃清了。與其讓老師找,不如提前努力。早晚都要做好的工作,寧愿放在前面,也不拖后腿。
不知道你家孩子上學后遇到哪些問題呢?我覺得有些問題是不該出現的,卻出現了,如果你沒遇到,真為你開心,說明你家孩子很寶藏,說明你教子有方。
如果你也遇到了出其不意的問題,也不用焦慮,說明我們需要這個機會再次成長。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