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廣東華文國學研究院、廣東省社科院文學所聯合主辦,廣東省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會協辦的“《中華頌千字文》首發式暨創作研討會及贈書儀式”,于10月21日下午在廣東社會科學中心多功能會議廳舉行。
▲CCTV-TIME央媒時代TOP中國品牌萬里行中國時代周刊金光大道大咖秀金鉆精英大咖薈央媒網特別關注
廣 東 省 文 聯 原 黨 組 書 記 程 揚、省 文 聯 原 副 主 席 洪 楚 平、省 民 政 廳 原 副 巡 視 員 王 世 國、廣 州 體 院 原 黨 委 書 記 肖 沛 雄 教 授、省 社 會 主 義 學 院 原 副 院 長 林 偉 健 教 授、省文化傳播學會會長、省社科院國學中心原主任柯可研究員,省傳播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書法家方斌、原南方電視臺臺長蔡照波教授、省社科院文化產業所所長詹雙暉研究員、張勇研究員、學會副會長郭軍副研究員、壯族作家促進會副會長黃承基研究員、中國文藝家雜志主編馮楚等50多人參會。
座談會由柯可會長主持,首先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陳建華教授對“千字書國史-百印譜華章”的《中華頌千字文》作了深度評論。他指出《中華頌千字文》是一本袖珍詩史,得到了著名歷史學家張磊先生的肯定,并撰序高度評價。美文只有美字相配,才能美美與共;并從筆法、章法、風格等方面,介紹了當代著名書法家方斌先生以爨寶體書寫《中華頌千字文》的創作詳情,方斌先生深得其神理、結構巧妙,成為書壇成功范例。方斌介紹創作經驗后,著名篆刻家、廣東南方印社社長蔡照波先生接著發言,介紹了他領銜廣東新華學院書法篆刻本科生、研究生等,精心構思中華頌印章以及雕刻所用刀法特點等。
接 著,到 會 的 程 揚 書 記、王 世 國 主 席、肖 沛 雄 書 記、林偉健教授等老領導、專家學者郭軍、張吉剛、曾大興、黃承基、吳廷玉,以及詹雙暉所長帶領的省社科院文化產業所科研人員等,在回顧了《中華頌》自2015年出版,廣東教育出版社推出《千字中華》畫冊,香港中華書局向全球發行《新千字文》,《中華頌》十年磨一劍,精心打磨的創作歷程后,紛紛肯定該書是一本“通史規模,恢弘壯闊,中華文脈,一以貫之,音韻鏗鏘,氣勢雄渾,言簡義豐,濃縮國史”的精短史詩,建議今后要加強學術社團的創研合作,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各方力量,更好地推進中華頌文化創意工程。
廣東老子學會黃智華副會長發言回顧了自己根據孫強老廳長參加東莞圣賢學校千人誦讀活動時,提出《中華頌千字文》是一部大書的目錄、一出大戲的節目單,應實施創意工程的建議,向 省 委 書 記 李 希 發 去 專 函 后,省 文 化 廳 已在2018年批復中表示:“我廳將進一步依托友好省州、友好城市渠道,利用各國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等平臺網絡,借助海外華人華僑等民間力量,結合《中華頌》系列文化產品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人文思想交流活動,創新對外傳播中華文化方式,助推我省參與‘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p>
柯會長在會議小結中,代表省文化傳播學會感謝省文教界老領導與省社科院文化產業所的關心支持,強調《中華頌》的成功離不開張磊老院長的作序指導,李乾元將軍、張逢堂將軍等領導的題詞鼓勵,離不開方斌、梁錦豪、倪寬、李建華、李世玉、辜慧龍、蔡照波、琴石、陳之泉、陳杰等國藝家以篆隸楷行、魏碑爨寶體、篆刻繪畫等方式完成的精品捐贈學會的支持,離不開有關單位舉辦中華頌名家詩書畫巡展、中華頌郵票展、中 央 臺 詩詞春晚獲獎節目等取得的成功,并提議今后大家繼續強強聯手,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文創產品開發和獎勵,建設文化強省,復興大中華。
全體與會者高度肯定了近日由中國書店出版、柯可撰、方斌書、蔡照波領銜篆刻的《中華頌千字文》,是實施中華頌創意工程的最新成果,體現了創作者們效仿前賢,言簡意賅,講述中國故事,添文化自信,以“一千字縱覽中華史,一千字熔鑄中華魂,一千字點贊英雄譜,一千字圓夢盛世龍”的史詩特色,并根據目前江門中國華僑城、花都灰塑產業園、中華頌國藝室等各方策劃,均有以《中華頌》為國藝題材,開發研學游產業強烈意向的實際情況,建議突出中華頌愛國主題鮮明、藝術想象與創作空間大的優勢,加大投入,促進中華頌創意工程的健康發展,描繪更美好的愿景。
在座談會上,主辦方還播放了柯可原文、嚴偉康新編并譜曲,雄輝壯闊的《中華頌》歌曲,并 向 省 社 科 院、省 社 科 聯、省 內 紅 軍 小 學、傳統文化特色學校等有關單位,贈送了一批《中華頌千字文》書法印譜集。緊接著,省 人??大 原 副 主 任 佀 志 廣、省 教 育 廳 原 廳 長 江 海 燕、省 委 統 戰 部 原 巡 視 員 柯 維 良 等 老 領 導,在柯可會長、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負責人的陪同下,還于25日上午專程參加了在圣賢學校舉辦的《中華頌千字文》捐贈儀式,聆聽了師生們齊聲朗誦的中華頌精彩文藝節目,老領導們充分肯定了《中華頌千字文》進校園,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積極意義。(供稿: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CCTV-TIME央媒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