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開國將領授勛儀式舉行之前,當工作人員把授勛名單交給毛主席后,毛主席做了這樣的批復:韓有功,中晉上!
正是憑借這6個字,原本被評為中將的韓先楚,成為了開國上將。除了主席之外,大將許世友對韓先楚也是欽佩不已。他曾經說過,最敬佩的人就是韓先楚。
在開國將領中,韓先楚的檔案是最厚的。檔案越厚,證明參與的戰役越多,取勝的戰役越多,這絕對是莫大的榮耀了。
▲韓先楚將軍
在很多人眼中,韓先楚的軍事造詣在開國將領中絕對能夠排進前3,好比說朝鮮戰爭中的臨津江戰役。韓先楚違抗彭老總的軍令,卻取得了全殲敵軍的顯赫戰績。
韓先楚的名氣在民間并不是很大,比起彭老總,劉伯承等著名將領來說,確實要很低很多。但是他在戰場上的名氣卻是非常大的,主要原因便是韓先楚能打別人打不了的仗。
雖然很多時候,與其他將領的意見不一致,但是韓先楚卻能堅持自己的看法,而且最終能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一點是歷代名將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韓將軍
抗美援朝之前,韓先楚率領部隊成功解放了海南,這是我軍第1次獲勝的渡海戰役。時間再往前推,當年許世友成為軍長時,韓先楚只是一個連長。
剛剛到達東北的時候,韓先楚也不過是一個縱隊副司令。但是解放東北的幾場惡仗,幾乎都是韓先楚打的,就好比說他指揮部隊一舉殲滅國民黨第89師,生生俘虜了敵人7000多人,但是自己部隊的傷亡卻只有326人。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國民黨89師非常菜,當年89師曾經與林彪干過一場硬仗。戰爭結果為林彪殲敵1400人,損失900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韓先楚的軍事造詣絲毫不弱于林彪。
▲東北作戰
雖然韓先楚起步比較晚,但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期,他已經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與鄧華將軍一起成為了彭老總的左膀右臂。
1950年的冬天,對于美軍來說或許是最冷的一個冬天了,面對著朝鮮戰場上的節節潰敗,美國果斷地將陸軍上將馬修.邦克.李奇微空投到朝鮮戰場上。希望他能夠成為“救世主”,率領聯合國軍取得朝鮮戰爭的勝利。
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李奇微能夠被看中自然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當他來到朝鮮戰場上看到聯軍的戰士時,才發現一敗再敗的真實原因。
▲李奇微
此時的聯軍失去了往日驕傲的風采,一個個猶如斗敗了的公雞一樣,神情異常的低落。像這樣的部隊,怎么可能打勝仗呢?
而對面的志愿軍及人民軍則士氣高昂,彭老總更是用兵如神。面對這種形勢,李奇微決定暫避其鋒芒,他提出了把志愿軍擋在38線以北的口號,接著便開始在臨津江布置防線。
為了打造這條防線,李奇微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先是在臨津江南岸,不到10公里的范圍內前前后后布置了三道防線。
每道防線都配備了大量的重型武器,之后他又命人破掉了臨津江江面上的堅冰,還埋上了大量的地雷。除此之外,李奇微更是經常派出飛機,向對面的志愿軍狂轟亂炸,以消滅志愿軍的銳氣。
▲聯軍轟炸機
在李奇微的眼中,這條防線就是銅墻鐵壁。憑借這條防線,把志愿軍擋在38線以北是毫無問題的。然而李奇微卻忽視了一個問題,他的對手是我們的志愿軍,是韓先楚將軍。
面對著囂張不可一世的李奇微,無論是彭老總還是韓先楚都想和他掰掰手腕,看看這位所謂的美國上將,比起麥克阿瑟來說,究竟是強一些還是弱一些?他所謂的銅墻鐵壁般的防線,是否真的那么堅硬。
隨后彭老總以及幾位副總司令,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彭德懷提出的作戰主張,就是集中全力突破防線,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韓先楚卻說了這樣一句話:聯軍這是準備要撤退了(不可大部隊強攻)。
▲彭總開作戰會議
因為韓先楚的這句話,彭老總的作戰核心被當場否決。但是他卻沒有生氣,彭德懷是非常信任韓先楚的,此人作戰勇猛而且戰法獨具一格,眼光更是無比犀利。
即便韓先楚當場反對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但彭老總還是把攻破防線的任務交給了韓先楚,準確來說,是交給了韓先楚的38軍。
韓先楚接到軍令之后,經過一番精密部署,他讓自己揮下戰斗力最強的116師,擔任突破臨津江中線防線的核心任務。然后又利用美軍和韓軍之間的防守空隙,將兩個團預先隱藏在了敵人的眼皮子底下。
▲志愿軍戰士
到了1950年的最后的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的夜晚,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已經與聯軍的一眾將領備好了酒席,準備慶祝新年。
就在眾人端起酒杯之時,寂靜的夜色卻被呼嘯的炮聲所撕裂,聯軍陣地迅速陷入一片火海。就在聯軍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預先埋伏在陣地前的兩個團的志愿軍已經吹響了沖鋒號。
戰斗僅僅持續了13分鐘,聯軍部隊便抱頭鼠竄,銅墻鐵壁般的第一道防線隨之被攻破。前面已經說過,李奇微布置了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配備著重火力武器。
▲朝鮮戰場上的聯軍
第1道防線被攻破之后,李奇微完全可以堅守后面兩道防線。但是出乎韓先楚意料的是,聯軍兵敗如山倒。后面的兩道防線,如同薄紙一樣被志愿軍突破了。
一舉洞穿臨津江防線之后,彭老總下令韓先楚率領部隊進行全面追擊,但是韓先楚卻選擇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韓先楚覺得后面的兩道防線,攻破得太過于容易了。李奇微聲名在外,絕對不是一個菜包,如果繼續向前追擊,很容易遭遇伏擊,導致整個戰役被反轉。于是他下令部隊原地待命,并沒有進行追擊。
▲志愿軍戰士
那么韓先楚的判斷正確嗎?答案是肯定的!第1道防線被攻破之后,李奇微便知道后面兩道防線,已經無法抵擋志愿軍的攻勢,于是他命令部隊假裝敗退。然后在前方設置了重兵包圍圈,只要志愿軍追擊過來,就中了敵人的誘敵深入計策。
不得不說,正是因為韓先楚違抗了彭老總的軍令,才保住了臨津江戰役的大勝。否則的話,這場戰役很有可能會演變成橫城反擊戰的結局。
▲被志愿軍俘虜的聯軍
在橫城反擊戰中,志愿軍同樣殲敵無數。可惜在緊接著發生的砥平里攻堅戰中,志愿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卻沒能拿下砥平里,導致整個橫城反擊戰黯淡無光。由此來看,正是因為韓先楚的“抗命不遵”,才“保住”了臨津江的大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