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國22年的革命戰爭中,林彪率領軍隊所向披靡,浴血奮戰,功勛卓著,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林彪卻親手制造了一樁樁令人發指的冤假錯案,一幕幕不可理喻的悲劇丑劇。他曾被任命為黨的接班人,甚至已經載入了黨章,可偏偏又是他陰狠歹毒的謀劃了反革命的"571工程紀要",企圖殺害毛澤東篡取政權,但最后陰謀敗露,倉皇出逃不成反倒落了個被炸的粉身碎骨的下場,不得善終。
一、平型關大捷一舉成名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林彪就憑借平型關大捷一舉成名,在那之后去了山西發展抗日根據地,再之后就基本消失在抗日戰爭的舞臺上了,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的末期才重新回歸于戰場。雖然還說不上林彪完全缺席了祖國和人民的抗戰事業,不過他確實是缺席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也是抗戰的關鍵期。那林彪究竟是為何缺席呢?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他在山西作戰時說起。林彪在山西作戰時因為率領部下穿著繳獲的日本軍大衣而被晉綏軍誤傷,右胸被子彈擊中,傷勢嚴重,所以被組織安排前往蘇聯接受治療,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在蘇聯療養。
后來林彪回國的時候,抗日戰爭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不過林彪受傷的具體情況如何,為何毛主席在得知林彪挨了槍子之后還說打的好呢?
二、被晉綏軍誤傷,留下后遺癥
1938年2月,林彪率領115師和343旅南下,前往呂梁開辟革命根據地。那時候的山西還是閻錫山的地盤,林彪和閻錫山的關系也還好。1938年3月,林彪率領部下意欲前去拜訪晉綏軍第19軍70師師長杜堃,和他探討兩軍合作抗日的事情。杜堃也參與了平型關之戰,所以和林彪合作過,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老相識吧。或許是因為林彪覺得既然已經和杜堃是老相識了,所以在去拜訪之前并沒有事先通知杜堃,而是率領部下直接進入了杜堃的防區。
林彪去拜訪杜堃的時候穿的是從日軍那里繳獲而來的日式軍大衣,騎著高頭大馬,因為他的馬速很快,所以不久之后就將本來是跟隨在他兩側的警衛員甩到身后了。一段時間之后林彪到達了杜堃的防區,然而他剛剛靠近防區就被正在放哨的一名哨兵發現了。那天恰好是個大霧天氣,視野本來就十分模糊,所以哨兵在一片霧靄茫茫之中猛的看到一個穿著日軍軍裝的人疾馳而來,一下子警覺起來,立刻開槍射擊。這一槍直接將林彪的右胸穿透,導致他的肺和脊椎骨受到傷害,傷勢十分嚴重。
林彪被擊中后當場昏迷倒地,直至他的警衛員趕到后見狀立即告知晉綏軍部隊他們開槍擊傷的不是日軍將領而是八路軍將領林彪之后,對方才知道自己射擊錯人了,隨后林彪的幾個警衛員趕緊把他送到115師的后方醫院救治。盡管在115師后方醫院的時候醫生已經盡力把子彈取了出來,但是因為醫院的醫療設施有限,醫療技術也不是很完善,加之林彪本身的傷勢非常嚴重,所以林彪即使是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而且在此之后林彪的身體狀況一直很糟糕。閻錫山得知林彪被晉綏軍的士兵誤傷到醫院,心中十分愧疚,于是和杜堃一同前往探望林彪,并且當即表示要槍斃那個哨兵,不過林彪卻大氣的說不要為難那個哨兵,是自己的原因才會被誤傷。
后來閻錫山為了深表歉意特意派人給八路軍送來了180箱的豬肉罐頭和400多萬發的步槍子彈。身在延安的毛主席聽聞林彪被晉綏軍誤傷,痛惜之余并沒有責怪晉綏軍,反而說哨兵沒有錯,戰時就應該保持這種警惕狀態,打的好!毛主席所言并非反話或者氣話,而是實話。在當時的戰爭背景之下,無論是八路軍還是晉綏軍的確應該時時刻刻高度警惕,畢竟戰爭是無情的,容不得多加猶豫,是要不得麻痹大意。雖然毛主席說打的好,但他還是非常關心林彪的病情,專門派遣了八路軍總部醫院的軍醫傅連暲奔赴山西為林彪治療。
傅連暲當時在八路軍隊伍中是出了名的軍醫"華佗",醫術極高,深得士兵的信賴與愛戴。毛主席派傅連暲專門奔赴山西為林彪治病,可見主席對林彪的重視程度。經過傅連暲一系列的專業治療,林彪的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但還是很難繼續回到部隊和戰士們共同作戰。
三、病情反復,奔赴蘇聯治療
1938年5月,林彪離開山西回到了延安,從這時起就脫離了前線,基本上一直在抗大從事軍隊教育工作,因為他的病情雖有好轉,但卻留下了很多的后遺癥,即使是在抗大從事教育工作,林彪也是帶傷參加工作。
因為當時被子彈傷到了神經,所以每逢陰雨天氣,林彪就渾身疼痛難忍,而且到后來還出現了怕水、怕風、怕光、一緊張就出汗的情況。1938年冬天,林彪舊病復發,病情嚴重,而延安的醫院醫療水平有限,對林彪的病已經束手無策,所以林彪被組織安排到蘇聯接受治療。蘇聯方面也很重視,特意派出了醫療專家組為他醫治。林彪在蘇聯接受了三年多的治療之后病情明顯大有好轉。林彪在蘇聯接受完治療回國后,始終工作在后方,沒有再奔赴前線,所以他在回國以后基本上是處于"半休養、半工作"的狀態,因為這更有利于他調理身體。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林彪的病情也逐漸好轉,于是他在抗戰的尾聲重新回到了前線。
林彪雖然在抗日戰爭的關鍵時期缺了席,但不可否認的是他還是為新中國的成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戰功。縱觀他的前半生,身經百戰,且大都是百戰百勝,深受黨和國家的重視,只可惜他這一生走了兩個極端,開篇戰功顯赫,地位頗高,最終卻以叛逃的結局潦草收尾,令人慨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