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11月4日在《古代》(Antiquity)雜志上報告說,考古學家新發現了數千座從未見過的瑪雅建筑,以及它們所形成的城市,目前大家給其取了個名字瓦萊里亞納(Valeriana)。其位于墨西哥坎佩切州Campeche茂密的森林里,至少掩蓋在那里1000 多年。
墨西哥的坎佩切一直以來是瑪雅低地區域(Maya Lowlands)的考古“空白點”。瑪雅低地橫跨現在的伯利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墨西哥東南部,瑪雅人從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 1500 年居住在這里,但是實際的地面考古一直沒有什么發現。
此次新發現,利用了高達3200 公里的空中 LiDAR(激光探測及測距系統)從上方穿透坎佩切東部茂密的森林覆蓋物,用激光掃測地球表面,揭示出樹冠掩蓋下的建筑群,讓研究人員感興趣的區域面積達122 平方公里。
與瑪雅遺址中的其他大型城市一樣,測試圖像顯示瓦萊里亞納曾經有一個水庫、一個球場、塔形寺廟和一條連接封閉廣場的寬闊道路。研究人員總共在此地區確認出了6764 座建筑,包括不同規模的農村和城市定居點。
空中LiDAR 調查圖像顯示,古老的瑪雅建筑(下圖中間部分)聚集在山頂上,而左右兩側是山谷中的農業和道路。
坎佩切夾在兩個相對已被較多探索的地區之間——北部尤卡坦和南部瑪雅低地。在北部,奇琴伊察 (Chichén Itzá) 等瑪雅遺址已為大眾熟悉。考古學家也了解瑪雅南部低地的遺址,包括發現的瑪雅象形文字和祭壇。但是幾十年來,坎佩切并不容易進入。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考古學家和博士后研究員卡洛斯·莫拉萊斯-阿吉拉爾(Carlos Morales-Aguilar)說,新的激光雷達掃描清楚地呈現了瑪雅定居點之間的聯系,城市的復雜性。密集的定居模式表明,瑪雅人的社會環境很有組織化,擁有主干道和延伸道路網絡、住宅區、農業用地和防御結構。瑪雅人為適應自然環境而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天坑、山脊和洼地作為其城市規劃和水資源管理策略。
雖然這些瑪雅文化的遺跡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但考古學家們并沒有真正搞清楚所有的新發現,也并未完全理解這些地方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照顧和保護。這些地方一直曾經有相當高數量的聚居人口,并且開發了這些地方得到保護和生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