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法建交步入甲子之年。60年來,兩國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碩果累累。從飛機、衛星、核電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妝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氣”;從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到生物多樣性大會,中法兩國攜手共進,引領世界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中法同為文化大國,在文化藝術等領域相互欣賞,成為東西文明互鑒典范。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兩國在戲劇創作與文博展覽上的合作項目紛紛亮相,一場場文化盛宴,將促進中法人文交流的“雙向奔赴”。
2024法國巴黎盧浮宮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SHOPPING》,將于10月18- 10月20日在巴黎盧浮宮卡魯塞爾廳隆重舉行。本屆參展機構有來自法國、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挪威、希臘、日本、韓國、印度、土耳其、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羅馬尼亞、阿根廷、中國等全球頂級150余家畫廊機構以及2000名藝術家的作品。多年以來,每一屆藝術博覽會都吸引了全球超過15000余名頂級藝術收藏家和購買者來到巴黎盧浮宮ART SHOPPING現場。
本次展覽由法國書畫家聯合總會北京分會、環球文化藝術中心、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組委會聯合主辦,出席嘉賓有法國著名油畫家李玉芬,法國書畫家聯合總會會長留冠言出席展覽現場。中國藝術家方瑜老師與空靈書畫學子項佩瑜、崔伊菡、杜昊樺、李雨澤參加盧浮宮畫展。
方瑜老師與空靈書畫學子走進法國盧浮宮文化交流展圓滿成功!
杜昊樺、項佩瑜、李雨澤、崔伊菡
藝術是自由的,不同國家和文化的藝術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不同的藝術形式如音樂、繪畫、文學等,此次通過不同國家的繪畫形式的展現不同的語言交流,通過繪畫傳遞情感和價值觀,這些都能跨越國界,觸動人心。因此,藝術不分國界。
此次作為藝術嘉賓帶領著我的學生們受邀出席法國盧浮宮畫展參加此次的中法文化交流展,倍感榮幸。一同參展的還有臺灣著名畫家王文宏老師,北京的書畫家們匯集在這個國際的藝術殿堂,一個跨地域性與國籍的書畫雅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帶領者,借助國畫這個載體,讓更多的國人了解與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是我的使命。
——方瑜老師
此次代表中國前來參加法國盧浮宮文化交流展,倍感榮幸。研習國畫至今,于我而言,國畫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的理想與追求。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國畫蘊含的靈韻,感知,致知在不斷突破。李邕曾言:“似我者俗,學我者死”齊白石曾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者對國畫的個性與共性,創新與模仿的辯證關系早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對我們新時代國畫人而言,如何理解守正,如何積極創新,最重要的是結合自身經歷與時代發展。好的藝術是契合時代的,是反映時代的,是超越時代的,是要有著積極的社會歷史意義和鮮明的價值導向的。我一定會把國畫傳承與發揚下去。
——項佩瑜
中國國畫,又稱“國畫”或“水墨畫”,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更在于其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國畫強調“寫意”,這種意境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是對現實的寫實。中國國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教會我們欣賞自然、感受生命、品味人生。我們不妨放慢腳步,品讀一幅幅國畫,感受其中的寧靜與深遠,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詩意與境界。此次受邀參加法國盧浮宮文化交流展,我非常感謝方老師,讓我借助國畫走向國際化,我定會好好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
——李雨澤
此次與方老師一同受邀參加法國盧浮宮文化交流展,走進國際化的舞臺,非常感謝。我非常喜愛藝術,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茶道、插花、國學、書法,融合在國畫的學習當中,它們是有歷史故事與生命的畫作。我每天都會畫畫,喝茶,拉小提琴,西方的油畫我也很喜歡,藝術不分國界。此次中法文化交流,希望讓更多的國際友人鑒賞我國的國畫,我會努力的傳承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
——杜昊樺
作為空靈書畫的學子,在方老師的帶領下,此次受邀參加法國盧浮宮文化交流展,十分榮幸。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更是我的愛好,很榮幸站在這里,自二年級時我開始系統學習,一直堅持到現在,已經四年了。春來暑去,秋收冬藏,每當打開一幅幅已經微微泛黃的畫時,就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生命一般。我很慶幸,童年時我就和國畫這一傳統文化融入我的童年生活中,我會認真學習與傳承我們的中國文化。
——崔伊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