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羅榮桓元帥病逝,總政治部主任的位置誰來頂替,是個大問題。羅帥生前多次提議,讓蕭華備選,但問題是,當時很多開國元帥和大將都還在世,讓一個上將接任,怎么都說不過去,因此這件事變得非常棘手。
其實早在中共八大前夕,毛主席就在人事調動問題上說過蕭華,他說要重視“兩華”,一個是鄧華,一個就是蕭華。
1949年初,蕭華獲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政治委員。那時,他與毛主席相見,兩人先是一番噓寒問暖。毛主席對蕭華格外關注,畢竟自1937年東渡黃河之后,蕭華就再沒見過毛主席了。而此次相見,毛主席是有著重要任務要交給他。
當時,世界民主青年聯盟剛在匈牙利首都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青年聯歡會,并且打算邀請中國派遣一個青年代表團前去參會,可這代表團團長的人選卻成了難題。經過毛主席和周恩來的商討,最終決定讓蕭華擔此重任。
然而,蕭華卻覺得自己不太合適,在他看來,外交方面的事務自己并不擅長,畢竟他一直投身于軍事工作。對此,毛主席向他解釋道,之所以選定他,是因為當年長征時,蕭華當選過青年共產國際第六屆執委會委員,是具備一定相關經驗的。
在毛主席多次耐心地勸說下,蕭華改變了想法,同意出國執行這項任務。而最終,蕭華憑借自身的能力,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為國家在國際青年交流活動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沒有辜負毛主席對他的信任與期望。
新中國成立后,蕭華擔任總政治部副主任,他的頂頭上司就是羅榮桓。1955年授銜時,羅榮桓是開國元帥,蕭華是開國上將,兩個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兢兢業業,很有默契。
但不幸的是,1956年開始,羅帥就因為戰爭期間過于辛勞身體不好,卸任期間,一直是開國大將譚政兼任,一直到1963年,羅帥突然逝世,總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也空缺了出來。
羅榮桓生前,曾多次和毛主席說過,讓蕭華總政治部主任,但問題是,當時很多元帥和大將都完全有能力兼任,但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蕭華年紀太小。
蕭華出生與于1916年,是江西人,早年間家里生活困難,好不容才上學,1927年毛主席秋收起義后上了井岡山,兩年后,毛主席和朱德率紅軍攻占興國城,當時毛主席在臺上演講時,蕭華還在臺下坐著聽講,當時他才13歲。
一直到后來毛主席第二次來到興國,看到一個站崗的小戰士,才主動和蕭華談話,覺得這個孩子很機靈,便調子阿了紅軍里,1930年,15歲的蕭華被毛主席安排在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從此便跟著毛主席踏上了革命路途,此后,曾參加了長征。1955年授銜時,蕭華39歲,可以說年紀相當小了。
第二,資歷不深
八路軍時期,他任第115師343旅政治委員,級別不算太低。一直到1938年,115師挺進山東,雖然擔任司令員,但當時他手下也僅1萬多人。到了1946年解放戰爭時期,蕭華突飛猛進,已經是遼東軍區的政治委員,毛主席多次說他,年輕,能干,遙想當年東征期間,蕭華親自指揮,不幸負傷,這些都讓毛主席非常稱贊。
在前文說的,毛主席安排他出國前,其實還見過他一面,大概是1949年3月,毛主席接見了四野的干部,當時蕭華是四野十三兵團的政委,毛主席夸贊他說,你有出息了,一會司令,一會政委,一會山東,一會東北的。毛主席的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這件事一直在糾結中,按理說,讓其他元帥或者大將來兼任,或者直接空降上任,是完全合情合理,但最后還是毛主席直接拍板,他說,讓蕭華接任總政治部一把手,沒什么說的。
就這樣,不到50歲的蕭華接任了總政治部主任一職,但遺憾的是,蕭華因為身體原因,在醫院查出了肝病,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醫院生活和工作,即便如此,他還是兢兢業業,還抱病著名的《長征組歌》。
晚年蕭華多次說起毛主席,他說毛主席就是他的恩人。1985年,蕭華將軍因病逝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