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會挨打,這絕對是真理!
過去幾百年間,滿口仁義道德的西方人憑借先發優勢,通過堅船利炮,實施殘酷的殖民擴張。他們通過各種令人發指的血腥屠殺手段,在全世界建立起了唯我獨尊的霸權體系,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被剝削、侵略、奴役。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西方國家震驚地發現,形勢已經徹底變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群體已經崛起,正在終結西方霸權,世界力量格局正朝著“東升西落”的趨勢發展。
目前,在全球GDP前五名中,亞洲就已經占據了三名,分別是中國、日本和印度。另外,韓國和東盟國家的實力也在快速增長,這就足以說明,世界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日本這個國家比較特殊,雖然它位于亞洲,但是卻被認為是西方國家。不過,中國和印度卻是妥妥的亞洲發展中國家。
可笑的是,當中國擺脫了貧困,開始挑戰西方主導的經濟霸權和科技霸權之時,美西方政客卻開始高呼,要擺脫“中國控制”,甚至要“去風險”。而所謂的“去風險”,不過是一句遮人耳目的漂亮話,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用盡各種陰損招數制衡、打壓、遏制中國。
實際上,美歐最早的想法是,與中國脫鉤,但是卻發現已經為時已晚,因為歐美的經濟根本就離不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同時又為了盡量與美國保持一致,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才提出了所謂的去中國化。即便如此,歐盟的許多國家仍然認為,根本就無法實施。
以意大利為例,從馬里奧·德拉吉領導的內閣(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開始,意大利試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在梅洛尼聯盟上臺后,甚至還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然而,意大利的許多大公司、地方政府和大學,卻反其道而行之,決定在敏感領域繼續甚至加強與中國的關系,這就讓意大利中央政府的努力付之東流。
最終,迫于各種壓力,梅洛尼內閣本身也開始破壞“去風險化”戰略了。7月底,梅洛尼訪問了中國,以重啟意中兩國的雙邊關系,并就促進經濟關系的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致,同時還簽署了以電動汽車和綠色技術為重點的工業合作諒解備忘錄。
不僅是意大利,德國和捷克也分別與北京簽署了工業合作諒解備忘錄。今年7月,斯洛伐克媒體報道稱,中國上汽集團正將斯洛伐克和捷克作為其在歐盟建廠的潛在地點。而匈牙利的動作更快,去年12月,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就已經宣布,計劃在匈牙利城市塞格德建立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廠,年產量達20萬輛。
還有西班牙,目前,加泰羅尼亞政府與馬德里中央政府合作,吸引了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的巨額投資。而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也曾經公開游說中國政府,進行類似的電動汽車投資。最讓人意外的是,當歐盟宣布對中國新能源車加征關稅時,英國政府竟然不跟!
這些案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歐盟不可能去中國化!否則,歐盟國家只會被美國薅羊毛,下場會非常慘!
甚至美國也做不到徹底去中國化!前段時間,拜登政府為了構建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逼著一些企業去中國化,搬離中國。之后,像IBM、微軟、通用、蘋果等美國企業,都在對產能進行調整。比如通用汽車(GM)正在中國進行研發部門的裁員和減產;蘋果公司也將部分產能遷移去了印度等。
美國政府的目的就是想去“中國化”,構建自己的產業鏈,但現實卻非常殘酷!因為,美國的大多數供應鏈依賴于中國, “去中國化”并非易事。比如在半導體材料方面,鎵的全球供應中,中國占98%;鍺的全球供應中,中國占6成。當然還有銻、稀土等,中國都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供應國。在電動汽車方面,全球的EV電池7~8成依賴中國,美國不得不從中國采購原料,甚至成品的電池。
因此,就連日媒都認為,如果去中國化,美國無法找到替代的原材料,以及材料的提煉技術,這只會讓美國在新能源車技術上被中國遠遠甩在后面!更讓美西方恐慌的是,在他們無法去中國化之時,中國幾十年來卻一直在努力減少對西方制成品的依賴。
在能源這一塊,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綠色能源,以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F在的情況竟然反過來了,其他國家開始依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供應鏈了。甚至在美國最引以為傲的芯片產業上,中國也在快速崛起。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2024年1-10月,中國生產芯片3530億顆,同比大增24.8%,相當于日均生產芯片11.8億塊,遠超全球增長水平。
同時,中國還向國外出口,卷向海外市場,搶了美國芯片企業的份額。根據海關的數據,2024年1-10月份,中國向海外出口了價值 1309 億美元的集成電路,比 2023 年同期增長了 19.6%,遠高于進口的增長率。
按照這個態勢,中國早晚會全面掌握高端芯片的制造技術,并把它們全部變成白菜價,徹底卷死美國芯片企業。
此時的美歐政客發現,他們已經黔驢技窮??尚Φ氖牵斑€指望印度承接從中國轉出產業鏈的西方政客,突然就變臉了。既然去不了中國化,那就“去印度化”。
之前,拜登一直在忽悠印度,稱贊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同時也百般拉攏印度,這讓莫迪十分興奮。不過,印度還是比較清醒的,至少在俄烏沖突上,并不愿意站在美國一邊。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在金磚組織中極其活躍,尤其與俄羅斯關系十分密切,已經引起了美國的警覺。今年1月,美國政府以所謂“幫助俄羅斯軍事行動”為由頭,宣布對十家印度公司進行制裁,這就讓美印關系出現了嚴重的裂痕。因為,這些企業都是印度科技企業的佼佼者,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是西方同類型企業的勁敵。因此,美國這些制裁行為讓莫迪十分不滿!美國的真實目的,可能和俄羅斯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只是為了消滅自己的競爭對手。
不僅如此,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竟然認為,“印度有自己的信仰和利益,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正式盟友或伙伴”。他的意思是,印度永遠都不可能像日本那樣,成為美國忠實的走狗!
今年9月,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又正式宣布,將嚴厲制裁總部位于印度的航運公司“Gotik Shipping”和“Plio Energy Cargo Shipping”兩家公司,理由依然是“與俄羅斯存在交易行為,違反了美國禁令”。這一下,印度坐不住了,紛紛開始批評美國。
此時的印度終于看清楚了,美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為了印度好,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他們絕對不會愿意看到,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非西方國家崛起!由此來看,西方所謂的“價值觀聯盟”,純屬糊弄鬼的說辭。只有那些愿意處處維護西方利益的國家,才有資格成為他們的盟友!既然如此,可能還沒等美西方國家去印度化,印度就已經決定不再跟美國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