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青少年心理問題愈發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精神科主任王霞表示,表面上需要幫助的是青少年,但有時候,真正需要幫助以及做出改變的,不是家長,而是家庭。
孩子厭學到底是厭什么
部分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有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僅只有一小部分。西安康寧心理醫院咨詢室中,我們發現不僅是成績差的學生會厭學,成績好的學生厭學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孩子厭學并不一定是因為學習困難,而是有著其他原因。通常情況下,孩子的問題并不是個體的問題。大部分青少年行為和心理情緒上的困擾都跟家庭沖突以及父母的婚姻沖突相關。因此,面對求助的父母的第一條建議,我一般都是:先搞清楚孩子“厭學”到底是厭的是什么。
相較孩子,家庭更需要接受咨詢
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王霞主任說,經常有家長帶孩子來做心理咨詢,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往往孩子對自己的情況是有明確的感受的。有的孩子說自己抑郁或緊張,我就問他,你跟誰在一起、什么時候更容易緊張?他們就會告訴我,比如說跟朋友在一起都很好,上學也都可以,但一回到家,看到爸媽的表情、聽到他們對我成績的關心,我就很容易緊張。這就是在提示,他們的癥狀、情緒上的不安跟父母有關。相比那些家庭穩定、父母情緒穩定的孩子,婚姻沖突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況。傳統心理診療的對象是個體,但個體身上的情緒困擾常常只是家庭沖突的縮影。要幫助個體,最有效的方式是給他們的家庭做咨詢。
現在的孩子比大人想象中更聰明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少年不識愁滋味,還不懂什么叫煩惱,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可能與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有關,他們比我們小時候接收信息的渠道要多得多,這導致他們自我察覺的能力比想象中要高很多。很多父母實際上感情已經歸于平淡,甚至感情破裂,但為了孩子還是選擇在孩子面前掩蓋起來。他們以為自己扮演得很好,其實孩子早就感受到父母的不對勁。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精神科主任王霞說,很多父母來咨詢之前,從來沒想到過自己的孩子會想得那么深,自己會被觀察得如此仔細。
孩子缺少的是獨立的人格
孩子的問題背后都是家長的問題,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過于絕對。因為它忽視了孩子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誠然,每個孩子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但除了埋怨父母、傷害自己外,還有一種“想想怎樣讓自己過得好一點”的選擇。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王霞說,每個人都會有問題,但很多時候我們也可以帶著問題,靠我們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去支持我們面對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