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了解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有一個說法叫做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是描述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按照中國古人的算法,從黃帝時期一直到21世紀,中國古國的歷史大概是5000年的時間。
其實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最早應該是起源于近代歷史之中,時間是不會超過20世紀初期的,這個說法到底起源于哪里,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但已經有許多名人贊同并且為這個說法發聲了。
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的時候,曾經寫了著名的詩篇用來贊美黃帝,說: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篇技術文章到底是不是孫中山先生書寫?其實還有很多爭論,因為在孫中山先生文集之中是沒有收錄這篇文章的。但是在中國如今的陜西黃帝陵之中卻寫下了這篇文章,整篇文章之中的字句其實不是孫中山先生親自書寫,而是現代人集字過來的。
清朝末年政治上反抗大清已經成為了一種正確的活動,當時清朝皇帝退位之后,中國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到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紀年法則,因為中國傳統紀年法則其實都是和皇帝有關系的。
如果繼續按照皇帝年號紀年的話,那就要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和皇帝才可以。但是如果這樣做了的話,豈不是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失敗了。那辛亥革命還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這個時候有人開始提出使用西方紀年法則來計算中華歷史。
但這個時候還是有許多傳統老一輩文人反對,他們從小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之中長大的,他們認為如果全盤采用西方紀年法則的話,中國人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會丟掉,到時候中不中,西不西才是亡國的悲劇。
在這種歷史大環境的背景之下,中國人開始想到了“黃帝紀年”方法,黃帝紀年方法還是古代傳統的方法,但又和西方紀年方法有所接近,反正黃帝已經去世幾千年了,用他來計算中國歷史應該不會有人說什么,也不會有人說這是封建王朝的復辟。
當時中國同盟會人在報紙之中計算皇帝去年到現在應該是2698年,根據宋代邵雍的皇極經世記載,堯舜時期是甲子年經過古代歷史考證是公元前2357年,再加上晉朝皇甫謐《帝王世紀》之中。以前有5位皇帝,其中皇帝在位100年,所以黃帝繼位之初應該是公元前2698年。
我們現在來看當年的革命家雖然不是完整的考古了烈士,但是他們對于整個中國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為了反對大清借用中國古代神話的歷史,軒轅漢族的傳統文化,最后才采取四舍五入的估計方法,總結出來了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的論點。
其實我們現在考古各種證據出土皇帝,并不是中國歷史最早的起點,在他之前還有炎帝,神農,伏羲等更久遠的歷史,但黃帝時代的歷史包括倉頡造字等,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思想之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上下5000年的說法越來越深得人心。
特別是在辛亥革命勝利推翻滿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之后,武昌起義,中國南方各省都宣布獨立,許多軍人政府建立起來,他們紛紛使用皇帝近年宣布廢除大清王朝的宣統年號,表示自己要擁護民主共和。
從那個時候開始,孫中山先生承載著全天下人的希望,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布廢除宣統年號,中國人民全體使用皇帝紀元,并且在當年作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但后來黃帝紀年在中國歷史上并沒有流通開來,因為這樣實在太麻煩,特別是在新中國時期和世界有所隔閡之后,我們便采用了西方的公元紀年法則,但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卻因為當年的革命運動和漢文化復興而深入人心,沒人能夠否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