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星仔
來源 | 星島環球網
今年首季港股再度回暖,新股市場尤其熾熱,吸引不少內地人開立香港證券戶口,既可抽新股,亦可投資
“港股通”名單以外的股票。不過自
2023
年起,內地人在多間香港券商開戶,若身處境內,均被要求出示“存量投資者證明”(下稱存量證明),證明他們在指定日期前曾在境外券商開戶。
由于很多內地投資者過去從未開戶,自然拿不出這項證明。
《星島日報》收到內地讀者報料,指小紅書上有人聲稱,有特殊渠道可幫助內地客開立香港各大券商戶口。星島記者實測所謂的“特殊渠道”,該名人士竟教唆提交虛假“存量證明”,以繞過內地監管,手法涉嫌違規。
業內人士指出,偽造證明看似繞過門檻,實則面臨刑事追責、資金損失、賬戶失效等多重風險,理性投資需以合規為前提。投資者應通過正規渠道開戶,如持有真實存量證明或符合香港券商合規要求的文件,避免輕信中介的“灰色服務”。
▲內地社交平臺上有不少人聲稱,可協助取得存量證明。
自稱某香港券商“合作伙伴”
在內地社交平臺如小紅書、抖音上,有五花八門的“開戶攻略”,表示可以協助內地投資者解決香港券商開戶的存量證明要求。
記者根據讀者爆料,私信小紅書上一位發帖人,對方聲稱自己是某香港知名券商的“合作伙伴”,不用十幾分鐘就可協助解決存量證明問題,并強調此舉安全。
▲記者與其中一位用戶私信,他表示自己與香港券商有合作,可保送內地投資者開戶。
他要求記者提供姓名及所居住城市,約 30 秒后便傳回一張印有本地另一券商標志、記者提供的名字及地址的月結單文件檔案,日期為 2023 年 1 月,乍眼一看仿真度相當高。
▲這名人士為記者制作的存量證明乍眼看仿真度相當高。
該名騙徒指示記者用這張虛假的存量證明開立戶口,說在券商內部有熟人、走過場就完事了。接著他又開了一個群組,加入了自稱是該知名券商的客戶經理Cathy(化名)。
該經理即時接手開戶個案,但言語間表現得小心翼翼,她只介紹入金優惠,當記者向她查詢有關存量證明問題時,她再三表示按應用程序的指示提交。
▲這名人士向記者介紹一位券商客戶經理(下方回應者),記者其后向該券商查詢,獲確認她真為客戶經理。
記者其后向該券商在線客服核實Cathy身份,獲確認她真為客戶經理。
事實上,有內地博主曾發文,指有些自媒體網紅與香港券商銷售人員合作,引導申請人偽造存量證明來開戶,這些網紅可獲回傭。
涉事券商:不會發起這種合作
《星島》就事件向該券商查詢,發言人回應稱公司沒有與社交平臺上合作伙伴合作,也不會發起這種合作,同時又強調有嚴格審核存量證明的流程,對于內地用戶,內部角度都是進行合規審核的。
要求內地客戶提交存量證明,主要涉及內地資金支持的券商。不過,有業內人士向《星島》表示,提交存量證明是內地當局一項指引,收取證明后,事實上亦沒有轉交監管機構核實的渠道。
存量證明要求源于中證監整改
在2023年初,中證監針對未在境內持牌的境外機構違規招攬境內投資者作出整改工作,因而衍生內地人于境內開立香港券商戶口必須提交指定日期前的存量證明要求,即要提供其在香港或海外券商賬戶的文件,不過各券商要求的存量證明“死線”日期各有不同。
中證監當時引入新要求時,香港證監會曾表示,持牌公司必須遵守其經營所在地的所有法律和監管要求,并以客戶的最佳利益行事。
事實上,內地投資者要開立香港證券戶口的準則不一,市場信息混亂。一些非內地投資互聯網券商如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開戶沒有要求存量證明,只要求客戶申報財務狀況(如凈資產、凈收入、投資經驗等)。
然而,不少內地投資者仍喜愛在這些內地資金支持的券商開戶,皆因這類券商買賣股票及抽新股傭金低。不過,對于有意來港投資的內地人,相關信息實在過于復雜難懂,因而衍生大量內地社交平臺的教學攻略,甚至吸引不法之徒從中教唆造假謀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