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電影劇照,童祥苓飾楊子榮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劇照,童祥苓飾賈璉,童芷苓飾王熙鳳,張南云飾尤二姐
童祥苓與童壽苓合影(2007年)
童祥苓、張南云夫婦合影(2018.6.1)
童祥苓,京劇表演藝術家、工老生,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童祥苓祖籍江西南昌,1935年生于天津。哥哥童壽苓、姐姐童芷苓、童葆苓都是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深受家庭熏陶,幼時迷戀京劇,演過娃娃生,8歲正式學藝,9歲隨童芷苓到各地演出。他曾先后向雷喜福、錢富川、劉盛通、鮑吉祥、錢寶森等名家習藝。在上海期間,由李盛佐幫助練功,又從張少甫、陳秀華學戲。演出《四郎探母》《轅門斬子》《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捉放曹》《戰太平》等劇,嶄露頭角。1951年進入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進修學習。1953年以后,在各地演出。1955年,拜馬連良為師。1956年,參加鞍山市京劇團。1957年,加入上海京劇院。1959年,拜周信芳為師。1964年,隨中國藝術團赴法國、意大利、聯邦德國、比利時、巴基斯坦等國演出。60年代后期進入《智取威虎山》劇組,飾演楊子榮。1970年,《智取威虎山》拍成電影。1976年,赴日本演出《智取威虎山》。
馬連良與弟子童祥苓合影(1955年)
周信芳與童祥苓交換師徒合約(1959年12月)
周信芳為弟子童祥苓說《打漁殺家》
周信芳為弟子童祥苓說《烏龍院》
周信芳與弟子童祥苓排《海瑞上疏》
《桑園會》童祥苓飾演秋胡,張南云飾羅敷
童祥苓嗓音明亮,唱、念剛柔相濟,韻味濃郁,表演灑脫大方。他宗余(叔巖)派,又拜師周信芳、馬連良,善于集各家之長,并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他戲路寬廣、表演細膩、人物刻畫生動形象的表演特點。他在《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中分飾魯肅、諸葛亮、關羽三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在《龍鳳呈祥》中前飾喬玄、后飾魯肅。童祥苓不但擅演《定軍山》《擊鼓罵曹》《紅鬃烈馬》《烏盆計》等余派經典,而且麒派名劇《義責王魁》《澶淵之盟》,馬派名劇《春秋筆》《淮河營》等也十分出色。
《群英會》童祥苓飾魯肅(1982年)
《借東風》童祥苓飾諸葛亮
《華容道》童祥苓飾關羽
《春秋筆·殺驛》童祥苓飾張恩
《武家坡》童祥苓飾薛平貴、張南云飾王寶釧
《大登殿》童祥苓飾薛平貴
《汾河灣》童祥苓飾薛仁貴 張南云飾柳迎春
童祥苓參加創排了多部新創劇目,有《紅色風暴》《趙一曼》《智取威虎山》等現代戲,也有《甲午海戰》《漢宮春秋》等新編歷史劇,充分顯示了他的創造能力。特別是《智取威虎山》一劇,全面展示了童祥苓唱念、表演、武打等方面的深厚造詣。童祥苓從人物出發,通過廣泛調動京劇傳統技藝,吸收余派、麒派、馬派等老生,甚至京劇武生的表演精髓,同時化用舞蹈、話劇的表演手段,鮮活地塑造了偵察英雄楊子榮的形象,富有極大的感染力,成為一代經典,影響數代觀眾,童祥苓塑造的楊子榮流傳至今。晚年,童祥苓將其《智取威虎山》的表演心得著成《楊子榮與童祥苓》一書,并傾心指導上海京劇院的青年演員學習演出楊子榮這一經典形象,以及京劇傳統劇目,傳承京劇藝術。
《智取威虎山》舞臺劇劇照,童祥苓飾楊子榮
《智取威虎山》電影劇照,童祥苓飾楊子榮
《智取威虎山》電影造型照,童祥苓飾楊子榮、賀永華飾座山雕、孫正陽飾欒平
《智取威虎山》電影造型照,童祥苓飾楊子榮、齊淑芳飾常寶、張佑福飾常獵戶
導演馬科與主演童祥苓、張南云排《踏破東海千層浪》(1960年)
新編歷史劇《漢宮春秋》,又名《大風歌》,童祥苓飾陳平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98號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務)
上海京劇院新媒體矩陣
官方網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劇院SPT
訂閱號: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號: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訂閱號:TCYIFU
上海京劇傳習館訂閱號:SHJCC1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