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道路上,伴隨在毛主席身邊的警衛員有很多。毛主席是一位念舊的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都被他深深的牢記著。
有這樣一位警衛員,他是毛主席心里的一個遺憾。他為毛主席而犧牲,卻至今沒有找到其家人,但好在,人民沒有忘記他,他仍舊活在人們心中。
唯一讓毛主席流淚的警衛員
1937年,賀子珍執意要去蘇聯治病,毛主席出言挽留,他說:“我這個人平時不愛落淚,只在三種情況下流過淚:一是我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看到他們受苦,我就忍不住掉淚;二是看到跟我的警衛員犧牲,我難過的落淚;三是長征時我聽聞你負了傷,我掉了淚。”
毛主席所說的犧牲的警衛員,就是胡長保,也叫“胡昌保”。
胡長保于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初被派到毛主席身邊擔任警衛班長,僅在毛主席身邊8個月,就壯烈犧牲了。
關于胡長保犧牲的經過,毛主席身邊另外兩個警衛員陳昌奉和吳吉清曾在《回憶錄》中有過詳細的描述。
那是在1935年6月,毛主席指揮中央紅軍飛渡天險大渡河后,繼續向四川天全、蘆山前進,當他率領縱隊來到滎經縣花嶺坪半山腰的一片空地時,天空忽然出現三架飛機,毛主席剛想讓眾人躲避,卻已經來不及了。
只見三架飛機氣勢洶洶地向他們俯沖而來,并投下了幾枚炸彈。炸彈在地上瞬間爆炸,頃刻間硝煙彌漫。
警衛員陳昌奉和吳吉情被氣浪沖倒,等爬起來的時候,就看到毛主席滿身泥土地蹲在胡長保的身邊,神情焦急又悲傷,一邊撫摸著他的頭,一邊急切地喚著:“長保!長保!”。
陳、吳兩人掙扎起身,趕緊走上前,卻發現胡長保痛苦地捂著肚子,鮮血已經流了一地。
原來,胡長保在慌忙之中躲避時,卻見一顆炸彈正要落在毛主席的附近。作為警衛員,他的職責就是保衛毛主席的安全。于是在電光火石之間,胡長保飛身一躍,將毛主席推遠,自己卻在炸彈爆炸的一瞬間,被濺出的多個彈片擊中。
此時,胡長保已經滿臉汗水,臉色蒼白,但仍然保持著笑容:“主席怎么樣?有沒有受傷?”毛主席連忙回答:“沒有,我很好。”然后毛主席從隨身攜帶的水壺中倒出了一點水,喂給胡長保。
這時,衛生員也迅速趕了過來,或許是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行了,胡長保忙說:“主席,我不行了,把藥留給有需要的同志吧!”毛主席根本不會相信胡長保就這樣犧牲,不到最后一刻堅決不能放棄。
“沒關系的,會好的。”毛主席一邊安慰著,一邊幫胡昌保包扎。可胡長保已經快要沒有意識了,眼神也開始渙散。他用盡全身最后一絲力氣對毛主席說:“主席,我不行了,血都流在了肚子里面。我沒什么牽掛,就是不能陪您走到陜北了,我還沒有看到那里的根據地。”
圍在胡長保身邊的同志全都淚如雨下,毛主席也流出了淚水,抽咽著聽胡長保說最后的遺言。
胡長保說:“我犧牲之后,如果可能,請您轉告我的父母,他們在江西吉安。”
這是胡長唯一一次說起自己是江西吉安人,但在之后的許多年中,他的籍貫卻成了一個謎。
胡長保最終還是倒在了毛主席的懷中,毛主席慢慢將其放在地上,低聲對陳昌奉說:“夾被。”陳昌奉把掛在身上的夾被遞了過去,毛主席輕輕地蓋在了胡長保的身上。
之后,毛主席和一眾戰士摘下紅軍帽,默默地向胡長保三鞠躬,并把胡長保安葬在了他犧牲的路旁。
籍貫成謎,親屬至今未找到
安葬好胡長保后,毛主席在墳堆前灑下一碗辣椒水,以示讓胡長保一路走好。
不久,紅四方面軍途經此地,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找到了埋葬胡長保的地方。為了以后能夠找到他的遺骸,紅四方面軍將他的墓遷到了兩座古墓中間,但由于時間緊迫,他們沒來得及立碑,這也造成了后來尋墓的艱難。
在之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毛主席一直懷念著胡長保,新中國成立后,他便命陳昌奉去尋找胡長保的遺骸,但遺憾的是,由于地理環境的變化,他沒能找到。
直到1990年,滎經縣人民政府才終于在一位老農民的幫助下,找到了胡長保的遺骨。此時,距離胡長保犧牲已經過去了55年。
毛主席在世時,除了派人尋找胡長保的遺骸,還專門派陳昌奉去尋找胡長保的家人,因為他始終記得胡長保臨終前交代的話。
1964年到1975年,陳昌奉到江西工作,先后擔任江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期間,他曾多次在吉安等地走訪村落,拜訪紅軍老戰士,卻始終沒有半點兒頭緒。滎經縣人民政府也嘗試過各種途徑查詢,均無結果。
2022年,江西省吉安縣政協文史辦公室和中共滎經縣再次啟動了尋找胡長保家人的行動。
調查組根據陳昌奉和吳吉清的回憶錄和滎經縣收集到的資料,他們總結出三條線索:第一,胡長保為江西省吉安縣人;第二,胡長保出生時間在1911年前后,犧牲時24歲左右;第三,胡長保在1935年犧牲時,其父母都還健在。
通過這三條線索,調查組在曲瀨鎮武裝部部長麻衛榮的陪同下,查看了吉安縣革命烈士名錄。這個在1978年制作的《吉安縣曲瀨公社革命烈士登記表》中記載道:胡長保,男,23歲犧牲,吉安縣曲瀨公社上塘大隊人,1930年參加少先隊,1931年在田心犧牲。
此登記表中所描述的胡長保犧牲時間明顯部隊,但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因這是70年代收集的資料,可能出現誤差。
調查組考慮到曲瀨鄉是當年白色恐怖最為嚴重的地區,許多人參加紅軍都不敢與家人聯系,烈士在外犧牲的情況家屬也不能精準確定。于是,調查組決定到曲瀨鄉實地調查。
據登記表所登記的內容,調查組很快就找到了胡長保的侄子胡成云,這位已經70多歲的老人告訴調查組,他的父親叫胡賤保,排行第三,大哥叫胡煥保,很早就去世了,二哥叫胡長保,參加了紅軍。
據胡成云老人回憶,新中國成立后,他的父親就帶他們離開了曲瀨鄉,直到1967年才回到這里。這期間正好是毛主席派陳昌奉尋找胡長保遺屬的期間,可能因此錯過。
再根據胡成云老人介紹,他的爺爺奶奶均在40年代去世,這一信息也剛好和胡長保犧牲時父母健在的信息重合。
調查組認為,胡成云老人很可能就是胡長保烈士的親屬,但畢竟證據不是非常充足,需要更進一步的調查。
胡長保烈士距今已經犧牲了將近90年,他的籍貫仍舊沒有確定下來。毛主席生前曾多次提起胡長保,可見其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可惜毛主席始終沒能等到找到胡長保烈士遺屬,實為遺憾。
然而,胡長保烈士雖然犧牲了多年,但人們依舊記得他。滎經縣人民政府不僅為他建造了紀念館,還將嚴道第一小學以他的名字命名。
據滎水縣人民政府介紹,自紀念館建立以來,每年來祭拜這位英雄的人絡繹不絕。這說明胡長保烈士永遠銘刻在了人民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