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狙擊打成王牌,宋時輪卻不干了
1948年6月,睢(縣)杞(縣)戰役,華野10縱83團負責扼守桃林崗,阻擊邱清泉的新5軍。作為國軍5大主力之一,第五軍的攻堅能力非常強悍,第1天就以聯合兵種對10縱陣地發起了反復沖鋒,但均被打退。氣急敗壞的邱清泉下令用大炮、飛機進行輪番轟炸,以坦克配合主力200旅進行攻堅,并嚴令突擊部隊“進攻不成,按級斬首”。
關鍵時刻,粟裕致電83團團長毛會義“堅決阻住敵援,決不能后退一步!”10縱司令員宋時輪更是立下軍令狀,親自指揮部隊阻擊。10縱在桃林崗血戰5晝夜,直至華野主力全殲區壽年兵團,接到死命令前往增援的新5軍也沒能前進一步。邱清泉無奈感慨“排炮不動,必是十縱!”
第五軍和10縱是一對老冤家,數次交手,邱清泉都吃了虧。1947年5月,10縱29師阻擊奉命支援孟良崮的新5軍,成功堅守5天,直至74師全部被殲。8月,為掩護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10縱再次在梁山阻擊新5軍和84師,在宋時輪精心構筑的防御體系下,打出了一場載入軍史的經典阻擊戰。
10縱有渤海7師這種號稱攻堅老虎的主力,進攻能力并不弱,但在粟裕手中,10縱卻永遠承擔著阻擊任務。所以雖然10縱靠著防守成為華野的主力縱隊,但宋時輪卻不高興,一直向粟裕請戰,畢竟不想當主攻的將軍,不是一個好將軍。不過粟裕卻用順手了這張防守王牌,淮海戰役打碾莊,宋時輪再次被調去阻擊邱清泉,取得大捷。
防守大師,打攻堅卻被搶了風頭
論防守戰術的造詣,宋時輪在全軍中首屈一指。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粟裕給逼出來的,一直拿10縱打阻擊,壓制了宋時輪的進攻才華。但果真如此嗎?其實離開了粟裕,宋時輪還真沒打過阻擊了,且一直都是主攻部隊指揮的第一人選,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1946年8月,在陳毅的謀劃下,山東野戰軍以22個團的優勢兵力,對駐守安徽泗縣的桂軍172師2個團發起了進攻。但因為桂軍戰斗力強悍,又適逢雨季,炮火無法支援,宋時輪指揮主力8師進攻受挫,被迫撤出戰斗。
濟南戰役,聶鳳智和周志堅這兩兄弟,為了一個主攻任務爭得不可開交,卻一個拿了助攻,一個淪為了預備隊,許世友把西線的主攻任務交給了宋時輪。雖然這一次宋時輪展示了自己的進攻指揮能力,打得有聲有色,卻還是被東線“搞事情”的聶鳳智搶了風頭。
聶鳳智擅自“改助攻為主攻”,率領部隊一路攻堅爆破,打得王耀武錯誤估計東線才是我軍的主攻路線,連忙調整防御部署。包括在攻打濟南內城時,聶鳳智9縱的73團第一個攻上城頭,搶得“濟南第一團”的稱號。而“濟南第二團”則被周志堅的13縱109團拿走。一個助攻部隊,一個預備隊,率先攻入濟南城,擔任主攻的宋時輪確實有些難堪。
后來在朝鮮戰場,宋時輪率領3野頭號主力9兵團血戰長津湖。雖然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取得大捷,但自身傷亡也并不理想。因為后勤和天氣原因,攜帶重武器的26軍沒有按時趕到戰場,追上精疲力竭的陸戰1師,也是一大遺憾。
良將,更需用對地方
作為黃埔5期的正規科班生,宋時輪的軍事素養非常高,打仗講戰術,有自己的一套軍事理念。不過細數這位開國上將的經典戰例,卻幾乎都在防御領域。論打阻擊戰,宋時輪確實堪稱全軍第一。從孟良崮到淮海,10縱在宋時輪的指揮下,打出了防守王牌的赫赫威名。
不過論打攻堅,宋時輪雖也有亮眼表現,卻沒有達到他防守的同樣水平。粟裕用他打阻擊,陳毅、許世友用他打主攻,效果相差甚大,也能說明一點:良將,更需用對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