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們通常都喜歡對比研究將帥人物。特別是對于林彪和粟裕這兩大“戰神”,經常有不少文章進行全方位對比。但由于紅軍時期,資料相對缺乏,故針對在對比研究兩人時出現的一些以訛傳訛的現象,包括兩人之間的淵源、交集與落差等,作一簡要的對比厘清分析。
第一點,雖是同庚且年紀輕輕便參加革命,但起點卻各自不同,林彪的起點顯然要高于粟裕。
林彪和粟裕同歲,都是1907年生人。粟裕比林彪還大幾個月。兩人都于南昌起義前參加了革命。應該說,這個年齡段參加革命算是比較年輕的。不過,相對來講,林彪的起點顯然還是要高于粟裕的。這種高起點,主要緣于以下兩點:
一是林彪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粟裕則是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無論是團齡還是黨齡,林彪資歷都老于粟裕。
二是林彪于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年10月畢業后,便直接到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任見習排長,參加北伐戰爭。他的軍事生涯起點是直接由軍校到軍官。而粟裕則于1927年上半年被安排到葉挺的24師教導大隊學習,任學員班長。教導隊的起點與黃埔軍校的起點是沒法比的。這決定了粟裕的起點是從士兵當起。
第二點,雖都參加了南昌起義,但部隊淵源不同,都在起義失敗的轉戰中跟隨朱德上了井岡山。
巨制電影《建軍大業》中曾經有這樣一組很是吸睛的鏡頭:在時任黨的總書記陳獨秀主持召開的一個重要會議上,林彪和粟裕兩人被安排在門口站崗。兩個都喜靜寡言的年輕小伙子還打趣地開起了玩笑。
顯然,這是一個藝術特別處理,與史實是嚴重不符的。林彪與粟裕兩人雖都參加了南昌起義,但林彪當時已是25師73團的一名連長,而粟裕則任起義指揮部的警衛班長。兩個人從隸屬關系及所擔負的任務看,都不可能有什么交集,更不要說什么一塊在門口站崗了。
南昌起義失敗后,主力被打散,起義余部開始跟隨朱德和陳毅轉戰。而這之中,林彪和粟裕都在其中。也正是在這時,兩個人都開始嶄露頭角。南昌起義兩個多月后,粟裕便在大庾整編時升任為連指導員。
此時,林彪也還是連級。這也是林粟兩人紅軍時期唯一的一個平級的短暫時期。
第三點,雖都跟隨朱毛學習打仗,但林彪一直在主力中打拼,粟裕的經歷顯然變化多更復雜。
1928年4月,林、粟兩人隨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一塊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自此,兩人都在朱、毛麾下學習打仗,都在朱毛麾下迅速成長進步。
不過,盡管都是一塊上的井岡山,但兩人的發展路徑卻有所不同。原本得到朱德賞識的林彪,又很快得到了毛澤東的另眼高看。于是,林彪一路開掛高升,開啟了他“紅軍之鷹”的輝煌之路。沒兩年,便由主力團的團長一直升到主力軍的軍長、軍團長。
盡管粟裕在那一時期表現也很不錯,但他在連職崗位上“呆”的時間有點長,一直到1929年6月任支隊政治委員。粟裕對此曾這樣回憶說:
“我在井岡山時,工作多次調動,時而任黨代表,時而任連長,都是為了加強政治工作的需要。比如連隊里新戰士和解放過來的戰士多了,要加強政治工作,就調我去任連黨代表;某個連長軍閥習氣太重了,要調動他的工作,又讓我去任連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期間粟裕還有兩次負傷。這無疑也影響了他的正常升遷。
1930年12月,23歲的粟裕升任64師師長。總體而言,盡管連級時間稍長了些,但從連級到師級,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升得也算是很快的。
不過,這種“快”,與23歲便升任軍長的林彪的“快”,顯然還是沒法比的。
第四點,雖在紅軍時期形成了職務上的落差,但很難得的是,兩人曾配合搭過短時間的班子。
林彪與粟裕的交集,是第三次反“圍剿”結束后的事。當時,粟裕被調任為紅4軍參謀長,而此時的軍長正是林彪。不過,根據《粟裕年譜》記載,兩個人搭班子的時間很短,也就兩個月左右。之后粟裕很快便被調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擔任學員連的連長。
關于林彪與粟裕這兩個月一起搭班子的交集,或許時間很短,或許當時三次反“圍剿”剛結束沒什么戰事,軍史上沒有更多的記載,包括粟裕本人的戰爭回憶錄也未提及。
1932年3月,粟裕回來仍任紅1軍團第4軍參謀長。此時,重編紅1方面軍第1軍團,林彪開始任軍團長。1933年11月,粟裕開始任紅7軍團參謀長兼第20師師長。
以此為分水嶺,林彪依然接續他那高光的表現。再后來,林彪參加了長征,率領紅1軍團作為開路先鋒浴血奮戰,打了無數勝仗險仗。
而粟裕到任紅7軍團后并不順意。再后來,粟裕參加了北上抗日先遣隊。此時期的粟裕,說來甚至有些“悲催”。任軍團參謀長的他竟連軍團軍政委員都不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特別是當時“左”傾冒險主義者控制著部隊,粟裕曾一度被扣上“反對政治委員制度的帽子,長期受到限制和監視”。
與林彪和他的紅1軍團長征勝利到達陜北不同,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懷玉山覆沒,只有粟裕帶領800余人沖出重圍,繼續在浙南堅持游擊戰爭。
總體而言,在紅軍時期的中后期,粟裕與林彪在職務上還是有一定的落差的。粟裕雖也任過軍團參謀長,但顯然作為絕對主力的紅1軍團與偏師較小的紅7軍團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特別是那時的參謀長與后來的參謀長概念有所不同,與主官差兩級左右。有的學者表示,紅軍時期,粟裕與林彪的資歷相差無幾,這是值得商榷的。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粟裕在紅軍時期的曲折復雜戰斗經歷,恰恰又淬煉了他。到抗日戰爭時期,他便開始厚積薄發。而到了三年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更是一路開掛,同林彪一樣,開啟傳奇神奇的“戰神”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