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個比北京朝陽區還小的國家,居然被中國人 “買爆” 了!總面積僅 316 平方公里的馬耳他,走在街頭能看到穿旗袍的白人小姑娘打太極,超市里擺滿了辣條和老干媽,甚至連學校都在教包餃子!更夸張的是,2022 年全球移民報告顯示,中國人占馬耳他移民獲批人數的 87%,妥妥的 “中國后花園” 既視感!這到底是怎樣一個神奇國度?
提到發達國家,你可能先想到美英法,但馬耳他絕對是個 “異類”。這個地中海中部的彈丸之地,面積僅相當于 4.5 個故宮,卻頂著 “發達國家”“歐盟成員國” 的光環。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成了中國移民界的 “頂流”—— 走在首都瓦萊塔的街頭,中文招牌比英文還多,中餐館和華人超市鱗次櫛比,甚至連當地學校都開設了民樂課和書法班。
還記得吳昕曾在社交平臺曬出的馬耳他旅游照嗎?陽光、藍海、古城墻,隨手一拍就是大片。明星打卡帶動了一波旅游熱,卻沒想到更多中國人直接 “用腳投票” 選擇移民。數據顯示,馬耳他的中國移民比例穩居歐洲第一,連本地人都調侃:“走在大街上,聽到中文的概率比英語還高!”
最有意思的是文化輸出 —— 在馬耳他的 “中醫夜市” 上,老外排隊體驗刮痧拔罐,把中醫理療當 “東方秘術”;圣哈特中學的學生們搟面皮包餃子,蘸著醋吃得津津有味;就連傳統節日春節,島上都會舉辦舞龍舞獅和燈會,比國內某些地方還熱鬧!
馬耳他雖小,卻藏著三處世界遺產: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5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跡)、瓦萊塔古城(巴洛克建筑活化石)、馬耳他巨石廟(比埃及金字塔還古老的巨石建筑)。隨便一塊石頭都有上千年歷史,隨手一拍就是 “朋友圈高贊素材”。更絕的是 “藍窗”“藍洞” 等網紅景點,海水清澈見底,陽光折射下宛如藍寶石,難怪《權力的游戲》《特洛伊》都來這兒取景。
地中海氣候簡直是 “天然空調”—— 夏季平均 25℃,冬季 15℃,全年 300 天以上晴天,養老、度假兩相宜。更讓人眼紅的是社會福利:公立教育全免費,從幼兒園到大學不花一分錢;醫療免費且高效,人均壽命 81.5 歲,全球排名第 18;退休后每月領養老金,失業有補貼,生孩子還有 “奶粉錢”…… 難怪有人說:“在馬耳他,人生最大的煩惱可能就是挑哪個海灘曬太陽?!?/p>
馬耳他的移民政策堪稱 “歐洲清流”—— 不需要語言、學歷、經商背景,只要投資房產或捐款,就能拿永居。前幾年中介瘋狂營銷 “100 萬人民幣買歐盟身份”,吸引了大批中產家庭。有人算了筆賬:在北上廣賣套房,去馬耳他買棟海景別墅,還能拿發達國家身份,怎么看都 “血賺”。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少移民者住了幾年后直呼 “上當”,揭開了馬耳他的另一面:
移民中介的嘴,騙人的鬼!某網友花 50 萬找中介辦永居,結果錢交了、房子買了,身份卻遙遙無期,最后才發現中介卷錢跑路。馬耳他移民局數據顯示,近三年超 30% 的申請因材料造假被拒,不少人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島先天缺陷暴露無遺 ——淡水全靠海水淡化,水質差且限量,居民每天要去超市搬桶裝水;本地飲食以面包、芝士、腌魚為主,連青菜都少見,想吃口炒菜得去華人超市 “高價掃貨”。有移民吐槽:“前三個月靠美景撐著,半年后只想沖進中餐館狂炫一碗麻辣燙?!?/p>
雖然中文普及率高,但當地人骨子里更親近英國文化(曾是英國殖民地)。華人圈子自成一體,年輕人想找份對口工作難如登天,多數人只能開餐館、做代購,社交圈越縮越小。有留學生感慨:“以為來了歐洲,結果活成了‘孤島’?!?/p>
馬耳他就像一個精心包裝的 “網紅景點”—— 短時間打卡,你會為它的陽光、歷史和慢生活著迷;但真要扎根生活,缺水、食物、文化差異等問題會逐漸放大。與其盲目跟風移民,不如把它當成 “遠方的詩意”—— 偶爾去度個假,體驗一下地中海的浪漫,就足夠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