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美穗 圖源網(wǎng)絡
文/二湘
寫在前面:這些天,鴛鴦扮演者鄭錚,哲學家程煉,作家瓊瑤接踵而去,然后昨天是《情書》中的女主角藤井樹的扮演者中山美穗,她倒在家中的浴室里。雪花一片又一片,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這個冬天有些冷。我記得《情書》開頭的第一幕,也是漫天的大雪,女主角從雪地里向我們走來,然后,昨天,又在雪花紛飛的冬天離我們而去,她死于意外,還很年輕,54歲。我特別喜歡《情書》這個電影,今天重發(fā)這篇影評,紀念這位美麗的東瀛女子。
《情書》是一部日本電影,1995年在日本首映后在全世界引起空前轟動,我之前并不知曉這個電影,前幾年國內(nèi)影院重映《情書》,我也找來看了。那真是美好的兩個小時。
第一幕是一張美麗無缺的側(cè)影。微翹的鼻子,長長的的睫毛,白玉無瑕的肌膚,無懈可擊的弧度,那是一個年輕女子的臉龐,風聲輕咽,和著漫天的雪花飄在她烏黑的短發(fā)上,她的臉上。她睜開眼,站了起來,拍打身上的雪花,踉踉蹌蹌前行,先是走在一大片的白雪里。鏡頭拉長,山下的雪城徐徐升起,伴隨而來的是清幽的鋼琴聲,女孩成了畫面中的一個黑點,從中間移到側(cè)旁,又向山下的雪國奔去。
《情書》劇照 圖源網(wǎng)絡
如此美麗的開場。憂傷,唯美,這也恰是這部電影的基調(diào),那黑山白水,純?nèi)灰黄难┚皥D讓我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國》,然而這卻是一個比那更溫情也更惆悵的電影。
一開始,兩個女主角如此相似的面容讓我有些疑惑,但這樣小小的疑惑也變成一個小勾子,吸引我一路看下去。博子寫給逝去的藤井樹的信居然收到了回信,博子和另一個藤井樹居然如此相似,太多巧合了,這樣的小概率事件怎么可能集中發(fā)生?我對電影的邏輯打了折扣。然而隨著劇情慢慢展開,逝去的藤井樹的另一段愛情故事浮出水面,這些巧合又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顯然,巖井俊二是一個非常會講故事的導演。他懂得留白和迂回之美。有幾次,博子和女藤井樹差一點就要遇見,但卻擦肩而過。第一次,博子和秋葉坐在藤井樹剛剛下車的那輛出租車上,出租車司機說,奇怪,這位小姐和剛剛下車的小姐好像。這也是第一次電影直接挑明這個事實。第二次是女藤井樹騎自行車穿過秋葉,穿過博子,博子回首,和藤井樹遙遙相視,藤井樹似乎也是看到了她,但她周圍人潮起伏,她又迅速地融入在人群之中。兩位女主角注定只能用通信的方式交流,也一次次地點題:情書。情書,是博子寫給逝去的藤井樹的信,也是寫給女藤井樹的信,她用這種方式追憶戀人的似水年華,也恰恰是在她追憶的過程中,女藤井樹一點點發(fā)現(xiàn)逝去的藤井樹深藏在心中的暗戀,直到最后,她從那本《追憶似水年華》圖書卡背后的那張素描上找到了答案,而這個答案,是不能告訴博子的。
《情書》劇照 圖源網(wǎng)絡
其實博子一直也在追問這個答案,她給在天國的藤井樹寫信,固然是她對他用情至深,但同時隱約之中,她覺得逝去的藤井樹是對她有所保留的,為什么呢,她不是很清楚,然而通過和女藤井樹的通信,她慢慢找到了答案,雖然并不是確切的答案。這是導演的高妙之處,最后,女藤井樹沒有把那封信發(fā)出來,這是她的善意,也是人性的善意。自始至終,這種善意一直貫穿在整部電影之中。比如那個偷偷喜歡秋葉的女生,對博子,對秋葉的祝福。比如男滕井樹山難后留守在山間小屋里的朋友,只是為了提醒爬山的人注意各種安全,比如背著藤井樹去醫(yī)院的爺爺,比如還記得學生學號的老師,以及,那些跑到藤井樹家去把她的畫像送給她的小女孩。喜歡那些小人物,善良,純樸,甚至是有些笨拙。
我也喜歡導演的小詼諧,死亡,是一個悲傷的話題,但是那些詼諧的小細節(jié)讓死亡變得不那么灰澀,就像在藤井樹的葬禮三周年紀念會上,藤井樹媽媽說她老公不過是找一個喝酒的理由,還有女藤井樹父親逝去的那天,男滕井樹找到她,把藏有她畫像的圖書給她,女藤井樹對他燦然一笑。另外就是電影中不時提到的櫻花,這或許也是和日本文化的物哀之美是一脈相承的,美而不久,哀而不傷。導演也非常懂得渲染之用,懂得回旋之美。有一幕,博子對著大山喊出的那些話“你好嗎?”我很好!”正好對應高燒的女藤井樹對記憶中那個男孩說出同樣的話,像是構(gòu)成了兩者的鏡像和回響,似乎兩人已然心有戚戚。
《情書》劇照 圖源網(wǎng)絡
電影很大篇幅是從女藤井樹的角度回憶男滕井樹,回憶中的青澀少年慢慢呈現(xiàn),回憶是推動電影情節(jié)的動力,很多時候也是推動我們?nèi)松靶械膭恿Γ鐜r井俊二自己所言:“回憶是推動自己現(xiàn)在的一大原動力。一般人以為過去是過去,現(xiàn)在是現(xiàn)在,兩者互無關系。然而在某個時機,回憶起過去的事情,自然會發(fā)現(xiàn)一些過去與現(xiàn)在的連帶關系,反過來影響了現(xiàn)在的自己。” 我們在回憶里尋找過去,也在回憶里尋找未來。回憶也恰恰和男滕井樹最后見到女藤井樹拿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遙相呼應。同名同姓的兩個人之間可能發(fā)生的愛戀終于沒有成為現(xiàn)實,但卻在雪藏多年后通過兩個面容相似的人被挖掘出來,有錯過,有遺憾,有偶然,也有必然。同時,兩個女主角通過記憶共享穿越時空,超越現(xiàn)世的浪漫,有如一幅印象派畫作,這些都足見導演的藝術匠心和思考深度。一個人,該如何和過去和解,如何走出傷痛,如何釋懷,如何心存善意,如何解讀生死,影片都有觸及。劇情雖然簡單,表述卻繁復而幽回,畫面唯美而恬淡,這種多層次多維度的表達讓這部電影有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也讓電影鶴立雞群,成為一部超越青春之愛的經(jīng)典之作。
這幾乎是一部完美之作,難怪這么多年后,還會在影院重映,豆瓣也是8.9的高分。如果說電影有些遺憾的話,就是博子的表演還可以更自然一些。另外,影片有一個小小的留白我一直沒有找到答案,那就是藤井樹摔在山谷里一直唱的那首歌,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我的愛已隨那南風遠去,為什么是這首歌?那是藤井樹喜歡的歌嗎?
比起《挪威的森林》,同樣是兩個女主角和一個男主角的情感糾纏,同樣是日本電影,我卻更喜歡這一部,覺得這一部更清新,自然,純真,動人,覺得這樣深藏心間的感情更彌足珍貴。我喜歡的另一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也是講述一個暗戀的故事,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我的第一部小說《摩羯座的愛情》,也是暗戀的主題,愛在心間,也永遠只在心間。暗戀是純真的,也是惆悵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中山美穗 圖源網(wǎng)絡
電影看完,愛而不得的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原來,你愛的人卻并不是如你一樣深愛你。而同樣打動我的是愛的隱忍和沉默,原來,有些愛,一直深藏心底,如此幽深,如此婉轉(zhuǎn)。原來,被時光深埋的愛,在終于被挖掘出來的時候,還是如此閃亮,如此溫柔。
作者簡介
二湘,喜歡碼字,著有長篇小說《暗涌》《狂流》,小說集《重返2046》,最新小說集《心的形狀》。
平臺原創(chuàng)文章均為作者授權微信首發(fā),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